邱浩航做客《民心桥》区长系列访谈节目,谈建设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适应的教育、医疗新高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熊丹丹/文 李立治/图
2023-03-10 19:42
该文章被3个专题收录
摘要

3月10日上午,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做客“惠民生 暖民心 促发展——《民心桥》区长系列访谈节目。节目围绕“建设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适应的教育、医疗新高地”的主题展开交流分享,并现场接听热线电话,回复市民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

3月10日上午,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做客“惠民生 暖民心 促发展——《民心桥》区长系列访谈节目。节目围绕“建设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适应的教育、医疗新高地”的主题展开交流分享,并现场接听热线电话,回复市民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

越来越多市民安家光明,对民生事业充满期待  

光明区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正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2所大学的校区或过渡校区已正式启用,在建和运营的大科学装置、研究平台、实验室总数达到了14个,20余支院士团队齐聚光明,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突破1700人,科研院所人才突破4900人。

随着社会广泛看好光明、各类人才扎根光明,越来越多的市民朋友选择在光明创业安家,广大人民群众对基础公共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光明区的民生事业发展充满期待。

下大力气推动光明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邱浩航表示,成立行政区以来,光明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下大气力推动光明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光明累计投入教育经费超220亿元,是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第一大项。目前全区共有2所大学、10所高中、31所初中、40所小学、92所幼儿园。在学位供应方面,光明走在全市前列。

光明坚持“科学·生态·幸福”的教育理念,依托科学城科技创新、生态资源两大特色,积极争创市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双示范区”,打造全市独具特色的科普教育新品牌。

“科学”是光明孩子成长的独特背景。光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是深圳创新活力十足的科学高地,有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得天独厚的条件,光明正在打造一批科普教育场地和课外实践培训基地,供广大青少年参观学习、互动体验,充分激发他们对科学和知识的求索之心。

“生态”是光明的育人情境和人文追求。光明是深圳独具生态优势的都市田园,正在打造浸润式的生态文明教育,在学科教学、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等各领域积极发掘生态教育的要素,前段时间,虹桥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正式开放运营,成为全市自然教育新地标。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医疗保障也是市民朋友们最为关注的话题。节目中,邱浩航就近年来光明医疗工作的发展与成效与主持人和听众展开交流。

过去四年,光明围绕“健康光明”目标要求,坚持补短板、强基层、促健康,改善医疗基础设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过去几年,光明推动建立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国科大深圳医院、市中医院光明院区3家三甲医院。其中,中山七院是中山大学在深圳设置的首家直属附属医院,规划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总床位4000张,分两期建设。国科大深圳医院床位1350张,新院区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5年建成投用,将新增床位1500张。市中医院光明院区是深圳市中医院在光明设立的全新院区,总规划床位3000张,一期床位2000张,拟于今年10月建成投用。

此外,如今的光明,“15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社康中心达到58家,全区31个社区平均每个社区有1.8家社康中心,位居全市中上水平,基本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

现场

记者提问:刚才直播过程中,您提到了即将举办的光明科学城大会,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盛会,请您为我们详细介绍下这次大会的情况。

邱浩航我们将于4月27、28日举办光明科学城大会,力争将本次大会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特色显著、多元参与的品牌大会,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一是规格高。本次大会是由深圳市政府主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科院等国家及省级部门作为指导单位,港澳特区政府作为支持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光明区政府具体承办的高规格盛会。大会邀请了清华、北大、港大、鹏城实验室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协办,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本筑波科学城、以色列霍沃特科学城等世界一流科学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等著名科研机构也将作为特邀单位出席。

  • 二是领域多。本次大会聚焦科技攻关、产业发展、合作交流三大板块,围绕人工智能、生物成像与生物医药科技、新材料、工程生物、脑科学、新型科技信息服务六大领域开展交流研讨。

  • 三是形式新。本次大会创新性地采取“1+1+8+3”形式进行,即1场开幕式、1场全体会议、8场平行论坛和3场配套活动。其中,开幕式将由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出席。全体会议将由系列活动及主题演讲环节构成,众多名家大咖将发表精彩演讲。8场平行论坛各有侧重,涵盖当前科技最前沿的几大领域。音乐会、赛艇、骑行3场配套活动则完美契合光明科学城本身的城市气质,一定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记者提问:光明区在年初刚刚完成了换届,大家对光明的发展充满期待,接下来,光明区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邱浩航:光明区第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1+2+3+4”工作体系:“1”就是“一个总目标总定位”——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目标,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争做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第一艘“冲锋舟”,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2”就是要把握“两个主题词”——“集中度显示度、高质量高颜值”。“3”就是要倾力打造“三地”——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支撑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发展。“4”就是要先行示范“四链融合”——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驱动光明科学城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光明区新一届政府紧紧围绕区委“1+2+3+4”工作体系,确定了统筹光明未来发展的四方面重点工作,概括起来就是要牢牢把握四个关键词:科学、产业、城市、民生。

  • “科学”是光明的核心要素,接下来我们将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进一步加强与“大院大所”深度合作,集聚优势资源坚定支持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广泛汇聚科技人才,全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进一步增强光明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

  • “产业”是光明的顶梁柱,我们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推动“8+5”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发展,通过实施连片产业用地整备、工业上楼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 “城市”是支撑发展的载体,我们将继续坚持“高质量高颜值”发展理念,加快开发茅洲河一河两岸、北部创新驱动引擎、中部生态都会引擎、南部产城融合引擎,通过实施“山水连城”“文化传城”“烟火漫城”等系列计划,加快建设独具魅力的深圳北部中心,为市民呈现一座既有“科学味”、又有“烟火气”的科学城。

  • “民生”是一切事业的最终落脚点,我们将大力推进更加优质均衡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城中村“城村一体”空间统筹规划及综合品质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让老百姓切实享受科学城发展带来的红利,让幸福光明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回访

群众诉求“马上办”

区领导率队督导黄泥水乱排放问题  

3月10日下午,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邱浩航带队前往东坑水,就《民心桥》节目中市民反映的个别工地向河道排放黄泥水的问题进行回访,区领导吴志伟参加活动。

在当天上午的《民心桥》节目中,有市民来电反映,散步时偶尔有发现个别工地存在向河道排放黄泥水的行为,导致河道水流污浊,影响环境美观,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制止这种破坏环境的现象。节目结束后,邱浩航立即率区有关部门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建筑垃圾是怎么处理的?”“雨季即将来临,有准备相应的工作预案吗?”当天下午,邱浩航一行来到东坑水,对照市民反映问题时提交的资料,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与相关部门及街道现场探讨长效解决方案。

邱浩航表示,住建部门要加强工地管理,特别是加强建筑垃圾、裸露工作面的管理;城管部门、街道要加强路面清扫和绿化覆盖,避免扬尘和水土流失;水务部门要牵头提出解决方案,及时整治到位;同时,雨季即将来临,要建立完善河道治理长效机制,加强技术检测手段,对河道关键节点、连接点采取必要处理措施;要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加强部门联动,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熊丹丹/文 李立治/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