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罗湖区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授牌仪式暨非遗大讲堂开课仪式在罗湖区文化馆金岭分馆举行。当天,罗湖第七批17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授牌。至此,罗湖目前已有区、市、省、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42项。
仪式现场,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物办副主任邱文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军,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詹辉,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宋丽清,罗湖区文化馆馆长刘心实为17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授牌,包括传统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信记)》、传统美术《泥塑(深圳泥人张)》、传统医药《李氏正骨疗法》等。
乌龙茶制作技艺(信记)是本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其保护单位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清标告诉记者,乌龙茶制作技艺中的部分手工技艺无法通过机器完成,因此十分需要被保护与传承,此次被评为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让更多人关注、了解到乌龙茶制作技艺,有利于将这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保护与传承下去。
据悉,罗湖区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从2006年起开始全面普查、申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截至2023年2月,共完成了7批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评定工作,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1项,区级项目28项。
罗湖区文化馆非遗办主任丁振远表示,未来非遗办将继续深入考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挖掘更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促进罗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延续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