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若轻”展映十周年特别策划启幕,设计+电影跨界打开深圳本土电影《回南天》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2023-02-25 21:17

2月25日,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的“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十五季暨十周年特别策划——1/100《回南天》群体报创作邀请展于创意园北区C2展厅开幕,100位知名设计师为深圳本土电影《回南天》中的“1分钟片段”创作的100幅海报于线下亮相,以各自独特的设计风格“转译”电影内容,为公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文化盛宴。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当天,导演高鸣、制片人黄旭峰、王磊、演员黄宇聪等《回南天》电影主创人员及参展设计师代表共聚现场,见证本场创意盛事的启幕。

开幕现场主题对谈现场。

在后续的主题对谈环节,策展人杜峰松、编剧/影评人王天兵、影评人王樽、设计师王粤飞、曾令波、胡镇超、林溪等9位嘉宾围绕电影与设计,展开了一场影像与平面的“跨界”交流碰撞。作为“1/100《回南天》群体海报创作”的线下完整呈现,展览将持续至4月9日,邀请公众走入《回南天》的艺术世界,在多元视角中探索电影与平面设计之间的审美想象。

影像与平面跨界联动,展现独特美学

走入展厅,100张海报以灯箱装置的形式呈现,按照影片的时间顺序排列,展示了100位设计师、100个视角的1分钟创想,他们共同组成电影《回南天》的全貌。

影片上映前,策展人兼设计师杜峰松联合策划小组,将电影平均切分为100个1分钟的片段“盲盒”,散发给100位设计师进行海报创作,由此实现了一次电影与平面设计的对话。“借由这一百份海报,我们对电影完成了一次CT级的视觉剖面。其后果是每个个体裂变了一百部《回南天》,群体又聚现了另一部《回南天》”,杜峰松说。

展厅现场。

此次群体海报创作邀请展邀请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的100位顶尖设计师参与,展览中的每张海报、每一分钟都是电影的索引,观众可以充分体验平面与影像之间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直观感受到100位设计师对电影《回南天》的流动情感。

展期内,主办方还将于每天上午及下午,在展厅内分别放映两场《回南天》电影全片,于同一物理空间中实现电影与海报的互文与呼应,邀请公众在“影像×平面”的立体坐标系中,深入体验属于《回南天》的独特美学。

以设计绽放本土原创力量

作为一部“深圳原创”的电影,由高鸣执导的《回南天》于去年6月进入国内院线,曾斩获第21届韩国全州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最高奖(Grand Prize),入围第4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单元等国内外奖项,对于深圳本土电影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观众看展。

影片以“回南天”这一南方独有的天气现象为切入点,通过两男两女的视角,讲述了人们面对困境时找寻出口的心理状态——无论是片名、人物塑造还是影片的气质内核,《回南天》均带有强烈的“深圳色彩”,被誉为“南方新浪潮”的又一力作。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导演高鸣在转入电影业之前,也曾是一位深圳的平面设计师。此次“举重若轻”展映特别策划于他而言,不仅是其电影人身份与设计“老本行”的一次极富意义的相聚与对话,更是一个“圆满的句点”——《回南天》取景于深圳多个地点,其中就有本次活动的举办地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而十年前,也正是由高鸣本人执导的《OCT-LOFT》微电影,拉开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第一季的帷幕。

展览现场。

记者获悉、这项发起于2013年的活动,旨在通过电影展映、导演交流、影片解读等形式,聚集本土的年轻电影制作群体和艺术电影爱好者,激发本土艺术新力量。而此次“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映十周年特别策划,既催生了本土优秀电影文化的“在地发酵”,更带来一场电影艺术与设计跨界联动的“创意聚变”。

(图片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提供)

(原标题《“举重若轻”展映十周年特别策划启幕,设计+电影跨界打开深圳本土电影〈回南天〉》)

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王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