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线调研 | 航盛电子:立足长远做汽车电子“百年老店”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熊子恒 李佳佳 /文 李忠 /图
2023-02-22 07:57

日前,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来到位于宝安福海街道的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企业的名字虽然不像华为、比亚迪这些大企业那样耳熟能详,却是国内汽车电子行业响当当的领军企业。今年是该公司创立30周年,30年的发展风雨兼程,立足于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窗口城市,航盛电子从国内走向国际,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航盛电子的成长,折射的是中国制造业由弱到强,赢得世界尊重的过程。几个小时的采访下来,“勇于改革、自主创新、立足长远”航盛电子董事长、总裁杨洪讲述的创业历程令记者们印象深刻,这同样点出了当前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

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自主探索发展道路

走进航盛电子一楼的展厅,仿佛置身于一座汽车电子工业“博物馆”:从上世纪90年代兼具收音机和播放磁带功能的车载卡带机,到如今全面应用触控屏幕的智能座舱与功能完备的智能驾驶技术,航盛电子的产品线跨越了好几个时代。

汽车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的背后,是航盛电子这家深圳企业发展壮大的故事。1993年底,航盛公司成立。在成立之初,公司还只是一家负责来料加工的工厂,给飞利浦音响做代工生产。

杨洪回忆说,航盛发展的前十年是艰苦创业的十年。成立之初,航盛属于中航工业二级集团,是一家央企旗下的三级商业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但由于公司居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上级单位大力支持航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让我们大胆放开手脚谋求发展出路。

2000年,航盛电子通过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接着又变成股份制公司。在这个过程中,航盛电子在公司内部实施员工骨干持股,缓解资金难题。作为当时公司总经理的杨洪带头把家里多年攒下的积蓄,加上东挪西借的几十万元,全部投了进去。

航盛电子成品检验中心。

这种员工入股、持股经营的新模式,很快帮助企业筹集到了资金,并将企业发展与骨干员工队伍的切身利益捆绑在一起,航盛公司由此迈出了体制创新的第一步。资金问题解决后,航盛电子的市场得到了强有力支援,公司在2000年的销售收入增长到1亿元,在国内汽车音响界脱颖而出。

2002年,航盛电子又引入了央企东风南方作为大股东,通过一系列投资、担保,东风南方带来了丰厚的资金,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财务与管理经验,企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自主创新谋发展,把中国品牌推向世界

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简单的低成本策略产生的效益边际递减,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又一直被国外企业所控制,想要继续发展壮大必须谋求新的出路。

2001年,杨洪奔赴德国博世考察学习,这家全球第一大汽车技术供应商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在发动机技术、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汽车导航等汽车电子的多个领域均做到了世界领先。当时,杨洪就在心中下定决心,要把技术投入作为主攻方向,让航盛电子成为中国的博世。

可是,技术从哪里来呢?彼时中国大力发展经济,不少行业选择以市场换技术,杨洪也曾想过要走这条路。

他表示,航盛曾经跟欧洲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谈合作,虽然现在看汽车倒车雷达并不是核心技术,但那个时候一套设备卖得并不便宜。我们当时在国内有市场,长安福特、一汽大众都是我们的客户,外资公司直接进入中国比较困难,我们就想着通过谈判成立合资公司,学习他们的技术,再一起开拓国内市场。

“当时我们要他们把生产制造基地搬到中国来,但合作达成以后,这家外企并没有信守承诺。后面合资公司持续亏损,航盛当时规模小没有财力追加投资就不得不退出了,相当于把市场拱手让给了别人。”杨洪说,“通过这一经历让我更加坚定,技术不是买来的,也不是换来的,而是要靠自己不断积累。”

航盛电子生产车间。

从此以后,研发投资成为了航盛电子的重中之重。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占销售额比例从3%上升至5%再到接近8%。通过构建完整的创新、研发、制造、质量、服务体系,和大力度的研发投入,航盛电子先后获得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奖、深圳市长质量奖、广东省政府质量奖等重大荣誉,并被国家认定为企业技术中心。

优秀的产品研发能力与强大生产能力让航盛获得了市场认可。2006年,航盛电子在日产全球3000多家供应商中摘下有着“汽车行业奥斯卡奖”之称的“日产全球供应商创新大奖”,时隔十五年之后的2021年,再次荣获该奖项,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中国企业获此殊荣。如今,航盛电子的汽车电子产品已经覆盖了大众、丰田、日产、本田、现代等众多汽车知名品牌,随着这些汽车一起销往全世界。

抓住新能源智能汽车机遇,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产销两旺,几乎成为了最为炙手可热的行业。深圳的产业链企业深受其益,这不仅造就了生产整车的比亚迪,也为深耕汽车电子的航盛创造了机遇。

航盛电子车载系统展示。

机会往往青睐于有准备的企业。其实,早在2010年,航盛电子就开始进行新能源汽车三电控制系统的研发布局,提前构建优秀研发团队开展技术攻关。

杨洪表示,制造业的国产化往往走的是模仿创新路径,但开发新能源技术并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按照客户的需求,从产品的设计到硬件与软件的生产一步步进行正向开发。在这方面的能力上,航盛已经走在了前面,因此获得了众多合资汽车厂商与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认可。

航盛电子车载系统展示。

电动化改变了汽车的能源结构,但真正要让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离不开智能化和网联化。在智能化方面,航盛电子从智能座舱的信息娱乐系统、TBOX终端、显示屏、仪表等产品切入,逐步形成完整的智能网联产品布局,涵盖智能网联信息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新能源汽车控制电子系统等多条产线。目前,在智能座舱领域,航盛电子技术水平对标国际,产业化能力不输国际品牌。

航盛车载电子系统展示。

在智能驾驶方面,航盛在2010年即成立智能驾驶研究院(当时的控制电子研究院),并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航盛在辅助驾驶、自动泊车、驾驶员管理系统(DMS)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着眼长远利益,打造汽车电子“百年老店”

如今,航盛电子经营收入规模已近50亿元,正向着百亿元的目标迈进。

可是,当企业发展壮大,估值往往水涨船高,企业家个人的财富身家也会暴涨,这个时候能否坚守创业初心,对于企业后续发展至关重要。在采访中谈及企业发展的愿景时,将航盛打造成为中国汽车电子的“百年老店”一直是杨洪的心中梦想。

杨洪表示,早在2004年时,博世就看到航盛在国内的发展势头,想跟我们谈合作,甚至给出了50倍市盈率的收购条件。那个时候,很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也就20多倍,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但我还是拒绝了。

“成立之初没资金没技术的困难时期航盛都走过来了,如今企业发展好了怎么可以放弃,要是只想着赚钱,企业发展也不会长久。”杨洪表示,那个时候,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策略就是和中国企业谈合作,然后再一点点把中国品牌消灭掉,如果都看着眼前利益,中国的汽车工业又怎么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呢?

调研组在航盛电子展厅参观。

杨洪说,汽车行业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必须立足长远,通过低成本建立竞争优势只是暂时的,必须积累起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价值,然后才能在这个领域跑得长远。高质量发展是整个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坚持自主创新才能为企业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才能吸引高端人才,为客户创造价值,协同整个上下游产业推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年谱



1993年 航盛公司成立,杨洪担任总经理;


1998年 首次实现给轿车厂商配套、批量供货;


2000年 产值突破一亿元,进入国内行业前三甲;


2006年 获得汽车电子行业界的“奥斯卡”日产雷诺“全球技术创新奖”;


2007年 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称号;产值突破20亿元,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创新龙头企业;


2012年 日本办事处成立,向世界级、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


2015年 航盛产品验证检测中心通过CNAS认可,正式成为国家认可实验室;


2021年 与华为签订合作备忘录,与小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编辑 黄小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张露锋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熊子恒 李佳佳 /文 李忠 /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