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强治理船舶碰撞桥梁隐患,2022年推动192项安全隐患100%实现销号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2023-02-10 19:33
摘要

2022年广东海事局累计排查安全风险37处,推动192项安全隐患100%实现销号,事故4项指标同比2021年实现全面下降,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广东是海洋大省、贸易大省和航运大省,年均港口吞吐量近30亿吨,进出港船舶近400万艘次。水上交通安全的持续稳定,为广东建设海洋强省、交通强省,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在2月8日举行的广东水上交通安全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广东海事局副局长郭伟斌介绍,2022年广东海事局累计排查安全风险37处,推动192项安全隐患100%实现销号,事故4项指标同比2021年实现全面下降,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全年没有发生涉及客船、危险品船的水上交通事故,实施船舶防污染登轮检查1.33万艘次,载运危险货物船舶检查1.24万艘次;深中通道、黄茅海通道等重点工程施工水域全年没有发生水上交通事故。

据悉,广东大力推广船舶驾驶台智能监控技术,2022年辖区内河300总吨及以上船舶共计4729艘船舶全部完成安装,并签订安全通过桥梁承诺书;持续深入防控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与2021年相比,商渔船碰撞事故宗数下降1/3。2022年共接报各类报警378宗,协调组织派出救助船舶7689艘次,救助飞机124架次,成功救起2011人,搜救成功率为96.5%。

广东整合升级广州、东莞、珠海、中山等珠江口水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推进汕头、湛江、佛山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完善粤东、粤西、珠三角地区的国家级溢油应急设备库配置,新增溢油应急处置能力1200吨。同时,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行海事“一网通办”,试行游艇“多证合一”,落实重点物资运输船舶“全业务秒办、全时段保障、全过程跟踪”的措施。

春运期间,广东海事局组织开展涉客船舶全覆盖检查和通航水域巡查,加派执法人员和船艇,保持与气象等部门的密切联系,针对大雾、寒潮大风等天气,视情况对相关水域实施交通管制,对运输煤炭、天然气、粮食等重点民生物资的船舶开通绿色通道。截至2月8日,广东水路累计发送旅客881万人次,与2022年相比大幅增长40%。

郭伟斌表示,广东海事局将持续加强海上搜救体系建设,强化与香港、澳门、福建、广西、海南等相邻海区海上搜救机构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预防和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并且,完善极端天气应对预警,加强台风、寒潮、大雾等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强化区域联动,落实风险排查、应急处置、抢险救援等多部门应对措施,重点推进琼州海峡北岸海上应急救援力量和处置机制建设等相关项目。广东力争到2025年,建成科学规范、高效运行、国内领先、服务一流的现代化海上应急处置体系。

为防范船舶碰撞桥梁,在新建造和新在广东省营运的300总吨以上的内河营运船舶,继续要求安装驾驶台智能视频监控预警装置。广东省内河船舶驾驶台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和平台,汇聚包括全省4729艘船舶的监控数据、对全省936座通航桥梁的基础数据、151座通航桥梁预警系统的数据、珠江水系1086座水文站的数据、全省1341座气象观测站点的数据。

据悉,广东于2022年绘制广东沿海商渔船碰撞风险水域分布图,已向社会发布。2023年,将推动建立商渔船交汇港口水域信息共享机制,继续组织开展“商渔共治”专项整治行动,形成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广东海域将建设28个海上风电场,居全国第一。广东开展海上风电建设6年来,海上风电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广东还建立“线上和线下”现场监管模式,按照“一船一档”要求,建立船舶安全检查档案,建立出海人员分类管理及动态报告制度,精准掌握出海人员动态,便于现场监管和应急搜救。

(原标题《广东加强治理船舶碰撞桥梁隐患,2022年推动192项安全隐患100%实现销号》)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