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创业密度全国“八连冠”

南方+
2023-02-09 19:41
摘要

按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市2021年常住人口1768.16万人计算,深圳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户数222.7户,创业密度连续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创业密度已成为观测城市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近日,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企业注册局获悉,去年深圳全年新登记商事主体446940户,累计共有商事主体393.8万户,同比增长3.52%。按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市2021年常住人口1768.16万人计算,深圳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户数222.7户,创业密度连续8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在“创业之都”深圳,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深圳拥有华为、比亚迪、招商银行、中集集团、TCL华星等大企业,这些“链主”企业头雁领飞;深圳更有数百万中小微企业,这些“群雁”则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活跃的市场细胞。

“深圳的各种政策环境对我们相当有吸引力。在这里,既有磁力强大的产业链,更有良好的创业平台和氛围。”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先平说。

去年,深圳出台“20+8”产业集群重磅政策,培育壮大20个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为深圳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锚定方向。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深圳“20+8”各产业领域新登记企业共253109户,属于八大未来产业的企业有8806户,占比为3.48%。从产业分布看,主要分布在软件与信息服务(占42.47%)、网络与通信(占19.15%)、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占9.90%)、数字创意(占8.35%)四大产业中。

作为智能硬件与智慧产业的创新型平台级孵化企业,深圳中电智谷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巍表示,得益于深圳创新的土壤及有温度的营商环境,中电智谷已成功孵化项目150多个,触达企业2000多家,取得知识产权600多项。深耕光电子领域的深圳市德明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去年成功在国内主板上市。其企业负责人李虎表示,企业的成功上市离不开政府的纾困解难。

针对市场主体需求,今年2月6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让好的政策直达企业、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让市场主体多起来、大起来、强起来。针对中小微企业创新风险大、成本高等问题,深圳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门的贷款贴息支持,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来源。同时,加大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力争到今年底,深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以上。

(原标题《深圳:创业密度全国“八连冠”》)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