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三位专家高度评价深圳今年1月高质量发展工作:为全国探索出切实可行且可复制的做法和经验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2023-02-08 23:14
摘要

深圳特区报2月6日在头版头条转A3版刊发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跑起来 抢时间 争一流——2023年1月全市高质量发展工作述评》一文。这篇述评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深圳特区报2月6日在头版头条转A3版刊发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跑起来 抢时间 争一流——2023年1月全市高质量发展工作述评》一文。这篇述评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连日来,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校刊编辑部主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升平,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万灵三位专家,对深圳今年1月高质量发展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深圳的拼劲与紧张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王升平指出,今年1月以来,深圳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一片只争朝夕、大干快上、热火朝天、蒸蒸日上的生动场景。深圳的拼劲与紧张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来自落实党中央赋予深圳的使命任务的紧迫感、责任感。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和壮阔前景。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必须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为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做出更大贡献。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寄予的厚望,就必须始终保持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一天紧似一天干、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使深圳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其次,来自对特区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是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精神动力。深圳40余年的发展奇迹,靠的就是只争朝夕,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圳所呈现出的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正是对特区精神的一贯传承,它也是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的必然要求。

再次,来自对当前发展环境的深刻认识。目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深圳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表现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比较突出,生态环境和民生领域存在短板等方面。深圳经济发展面临所有的“危”都源自发展质量还不够高、所有的“机”都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才能抓住。只有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最强,把赶超作为常态,把卓越作为追求,保持“归零”心态、“冲刺”姿态、“赶考”状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深圳是引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排头兵

李志坚指出,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言一行都是全国发展的风向标,是引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排头兵。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国各地争分夺秒抚平疫情之“殇”的关键一年,深圳率先从供需两侧发力,展现抢在前头的“拼劲”,对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提质增效稳增长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他说,一方面,深圳从政策、金融、招商、服务、物流等方面多管齐下进行工作部署,把项目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激发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主体活力,为循环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推进“制造业当家”,提振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开了新局面。另一方面,深圳在扩大内需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深圳抢抓文旅产业复苏之机遇,让利于民,不断挖掘和创新消费场景,对于营造消费氛围、培育消费新业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将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影响力辐射全国,带动更多地区的居民消费回暖。另外,深港迅速通关,高频高效的“引进来”“走出去”动作,充分发挥了深圳作为我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作用,让全球看到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之势,也坚定和增强了国际对中国市场的发展信心。

为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提供示范

陈万灵指出,战“疫”三年,耗费巨量公共资源,也磨损了大量个人精力,最终取得抗疫胜利。为了尽快促进人们走出“疫情阴影”,改善人们预期和提振信心,深圳市政府近期出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文件,并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元旦刚过,深圳各区纷纷组团出境“招商引才”;新春开年,又及时行动,集中开工26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非常令人振奋。另外,社会各界密集举行企业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研讨会和行动布置会等,向全社会释放了快速恢复生产和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陈万灵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确高质量发展是未来长期战略。在新的一年,深圳积极执行党中央的决策,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跑出“深圳速度”,从而为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提供示范,让“深圳发展质量”率先为全国探索出切实可行且可复制的做法和经验。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其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后疫情时代发展基本方向。新冠病毒疫情不仅阻碍国内经济联系,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而且降低了要素配置效率,影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驱动力。深圳通过提高效率赢得更多发展空间和时间,及时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及时“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而且能够“抢回”疫情耽误的发展时间。

其二,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对外开放和内外“双循环”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近几年中国经济遭遇“百年变局”的困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美国发起中美贸易摩擦,并且拉帮结伙围堵和封锁中国经济,要与中国“断链”“脱钩”“去中国化”。深圳加快复工复产是延续和提升供应链产业链地位的基础,是成功应对国内外复杂经贸形势的关键。

其三,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解决一切发展问题的根本方式。从近几年经济低谷走出来,不是简单恢复原先的经济发展方式,而是通过创新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后疫情时代,深圳加快创新,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实现生态平衡、避免类似疫情暴发的重要方式。

(原标题《省城三位专家高度评价深圳今年1月高质量发展工作:为全国探索出切实可行且可复制的做法和经验》)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陈建中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刘良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