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通济”回归,移动5G守护新春“烟火气”
佛山日报
2023-02-07 23:20

“没想到一座小小的桥,能吸引这么大的人流量,我深切感受到了佛山深厚的文化气息,见识到了传统文化习俗强大的精神力量,每一次盛况对我们的通信保障都是一次考验。”作为“新佛山人”,佛山移动5G网络建设新生代青年黄金龙在完成首次“行通济”网络保障任务后,发出了深深的感慨。

阔别三年,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佛山大型文俗文化活动“行通济”在2月5日(正月十五)正式回归。虽然下着朦胧小雨,但也阻挡不了市民“行通济”的热情。据统计,元宵节期间共88万人次参与现场行通济活动,大家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从北到南走过仅三十多米长的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冇闭翳”。

周密部署网络保障

守护新春“烟火气”

巨大的人流高峰,给区域网络保障工作带来极高的挑战。不过,黄金龙和他的团队早已做好充足的准备。佛山移动网络团队提前制定通信专项保障方案,按照行走路线精细划分区域,多次开展实地勘查,定点和全面拉网测试优化,对现网基站进行扩容,累计保障4/5G基站载波1526个,在活动区域内部署开通了1辆大型通信保障车和7台小型推车,提供每小时10万人级的网络接入容量。

网络保障人员在通济桥旁进行信号测试优化。

在本次“行通济”活动中,佛山移动启动了市Ⅱ级保障响应,共出动前后台100人参与保障,对主要路段、出入口、核心位置分别安排人员现场值守,后台按10秒粒度对网络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佛山移动网络专家表示:“我们根据2019年活动的官方数据提前预估网络流量,针对性制定保障方案,这次较三年前新增5G载波数344个,充分利用700M+2.6G+4.9G的多频段优势实现全方位信号覆盖,网络接入容量提升了70%,以更大容量更高速率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网络保障人员在通济桥旁进行值守。

5G智慧执法黑科技

助力应急指挥调度

“生菜池这边有人员聚集上升趋势,雨天路滑,要重点做好人群有序疏散。”广东佛山“行通济”民俗活动总指挥部通过5G执法仪传输过来的实时画面,及时掌握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决策安排。

活动现场,有一支视频采集网格员队伍,他们分布在“行通济”10个人流较为密集的路段,用5G执法仪定点监控,通过视频形式向指挥部反馈活动现场的各种情况。

5G执法仪拍摄界面。

早在一个月前,佛山移动信息化支撑团队就与佛山市禅城区智慧社会治理办公室紧密联动,通过搭建5G专网对接政务执法系统,使得5G执法仪能够在高话务高流量的场景下,实现高清视频的实时、安全传输,从而加强实时监控和应急指挥调度。“行通济”当天的雨雾天气给安保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依托5G执法仪,指挥部以不同的“路人”视角,清晰了解路面情况,大大提高了可视化指挥的灵活度。

同时,5G执法仪自带AI人脸识别和对讲功能,为视频采集网格员配备了“火眼金睛”和“传声筒”。一旦摄像头识别到异常人员,仪器则会自动告警,网格员可与指挥部实时连线,判断预警信息后进行下一步处置。

支撑团队在5G执法仪监控点值守,保障视频传输顺畅。

广东移动大数据显示,今年参加“行通济”活动的市民有44.3%为非佛山常驻人员,传承了数百年的民俗活动不仅深受佛山本地人喜爱,更吸引了越来越多“新佛山人”的参与。其中,移动用户数在正月十五晚上8点达到峰值21.38万。不少市民一边“行通济”,一边开启视频直播,当天累计产生4/5G总流量为4.18TB,较三年前涨幅316.6%。

今年,佛山元宵活动精彩纷呈,除了“行通济”活动外,还有烟花汇演、游园会、猜灯谜等17项大型活动。佛山移动网络保障团队始终坚守在一线,守护城市信号满格,保障期间网络各项性能指标正常,现场用户感知良好。

(原标题《“行通济”回归,移动5G守护新春“烟火气”》)

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陈建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