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热情点赞深圳特区报新春八评:为深圳全力以赴开好局起好步凝聚起磅礴奋进力量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庄宇辉 李萍 何凡
2023-02-05 23:35
摘要

新春系列评论自1月28日起至2月4日,在《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发表以来,引发热烈反响,北京新闻界理论界权威专家学者在接受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采访时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和热情点赞。

“新春伊始,《深圳特区报》发表癸卯新春系列评论,为深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奏响了新时代的奋进强音,彰显了深圳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国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作出深圳最大程度贡献的雄心和决心,展示了深圳这座城市时不我待加快发展、稳健前行的自觉和信心,为深圳全力以赴开好局起好步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新春系列评论自1月28日起至2月4日,在《深圳特区报》、读特客户端发表以来,引发热烈反响,北京新闻界理论界权威专家学者在接受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采访时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和热情点赞。

牢记使命,成为新闻界一大品牌

“《深圳特区报》新春系列评论坚持30多年,已成为新闻界的一大品牌。”光明日报社原总编辑何东平说,今年发表的新春系列评论,主题宏大,鼓劲务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他指出,首先,针对性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今年的新春系列评论,以“癸卯新春开好局起好步”为总基调,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彰显了深圳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国全省经济发展大局作出深圳最大程度贡献的雄心和决心。其次,鼓动性强。新春系列评论声声催征,为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第三,可操作性强。系列评论凝心聚力,牢牢把握住深圳市委大力推进的十个方面重点工作,动员和号召全市上下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癸卯新春系列评论紧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展开,立意高远,旗帜鲜明,释放积极信号,动员全市上下锚定目标任务,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勇当尖兵,率先示范,充分彰显了深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自己最大程度贡献的信心和决心,为深圳全力以赴开好局起好步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也表示,8篇评论始终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住根本、立足长远,为深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扛起先行示范的使命担当,推动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深圳市委机关报的《深圳特区报》发表新春系列评论,以八篇评论开启这座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一年开局,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润泽说,《深圳特区报》的新春系列评论,已经发表30多年了,象征着这份报纸牢记“改革开放第一报”的初心,履行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号角和瞭望者的使命。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战略中心研究室主任刘保奎也指出,深圳特区报新春系列评论,对于深圳在新的一年中开好局起好步,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意义重大,有利于统一思想,有利于明确任务,有利于实现“开门红”。深圳是中国经济风向标,深圳实现“开门红”对全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也为艰难前行的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鼓实劲,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八篇评论中,我印象特别深的有三篇。”何东平举例说,第一篇《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写道:“东风万里润鹏城,思想之旗领航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广东、深圳,对深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深圳改革开放事业掌舵领航、把脉定向。新时代10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及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使深圳成为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地。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改革开放的脚步,因为领袖的关怀而分外铿锵;改革开放的进程,因为思想的指引而壮阔前行。有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掌舵领航,是深圳深入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最大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这两段,居于全篇高潮部分,是评论的点睛之笔。它抒发了特区人民的心底情感,奏响了新时代的奋进强音。整个系列评论,至此升华了主题,阐述了开好局的宏伟愿景,呈现出起好步的雄健姿容。

第二篇《信心是干出来的》。这篇评论提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世界观察中国,首先打量经济特区、经济大市。深圳无疑是中国经济风向标。当下的深圳,处处充盈着对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成、个人有奔头的信心。系列评论的逻辑力量来源于现实,鼓的是实劲。

第三篇《让市场主体生猛起来》。这篇评论写道,有人曾用“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这句话,来形容深圳市场主体的元气和活力。深圳市场主体总量快速增长,仅2022年就新增52万市场主体,而且发展势头强劲。评论用数据说话,因而深具说服力。

张景安表示,系列评论中,《抓创新是根本之策》开篇就明确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并强调“抓创新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根本之策”,全文围绕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呼吁“直面问题,全力作答,方能摆脱掣肘,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他认为,“市场化”是深圳的鲜明特色,总结深圳过去几十年的创新经验和创新模式会发现,多年来,深圳以市场化为牵引,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未来深圳要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要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世界创新,还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创新生态,要以世界最好的体制机制、最好的创新环境、最适合新时代的新场景新赛道等,吸引更多世界一流人才,创造更多奇迹。

“系列评论连续刊出8篇,以《信心是干出来的》开篇,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收官,提出深圳在40多年奋进历程中,由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蝶变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应对发展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必由之路。” 王润泽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深圳经济特区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改革开放试验田和窗口的历史使命,面向未来,深圳也定能凭此迈向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刘保奎说,“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系列评论之二论《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四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支撑》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一定要走”“不走不行”的根本出路,鲜明提出稳增长是头等重任、防风险是底线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未来产业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等一系列重要观点,这些前瞻性思考,为深圳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重要思想保障。

“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中国产业创新的一面旗帜。”他说,如评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关键支撑》立意高远,站在全国看深圳、着眼全球看深圳、站在未来看现在,描绘了深圳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伟图景,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重要舆论支持。

站位高举措实,吹响前进号角

谈到今年新春系列评论的亮点,何东平分析说,以二论《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为例,评论开宗明义,现代化建设千万条,高质量发展第一条。

评论指出,兔年新春上班开工第一天,广东隆重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就是要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擂起奋进催征的金鼓。今天,深圳将马不停蹄举行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年首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奏响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的强音。

“文中的‘今天’,指的是评论见报的1月29日。评论预告了深圳当天最大的新闻:马不停蹄,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第二天,举行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3年首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他说,看到这里,读者眼前为之一亮。“马不停蹄”,这是一种胸怀全局、争作贡献的精神状态。八论中,这是一个亮点。它既有新闻评论的特殊时效性,又有系列评论的严密条理性,在千军万马中吹响了前进号角。

王润泽认为,系列评论分别以“高质量发展”“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场主体”“双招双引”“民生实事”等为关键词,将新一年深圳这座城市如何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范例,具体排兵、重点布阵的工作思路,呈现在全国读者面前。

“八篇评论,很有深圳的特色,站位高,举措实,语言生动精练、文字激昂振奋,体现深圳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她说,评论发表后,即获得国内各主流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人民网、央视网、光明网、澎湃、腾讯等迅速转发,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原标题《首都权威专家热情点赞深圳特区报新春八评  为深圳全力以赴开好局起好步凝聚起磅礴奋进力量》)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连博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庄宇辉 李萍 何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