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答卷 | 服务业优起来!深圳又一张闪亮名片走出国门

沈仲平
2023-02-04 23:31
摘要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深圳聚焦发力的重点所在。


编前的话

新年初始,深圳已交上2023年1月的答卷!


2月4日,深圳特区报“沈仲平”署名文章《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跑起来 抢时间 争一流——2023年1月全市高质量发展工作述评》全网重磅发布。从工业、服务业、市场消费,招商引智等等多个维度,透视深圳新年第一个月片刻不等待、片刻不迟疑、片刻不懈怠的奋斗场景。


深圳这份1月答卷,你打多少分?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深圳聚焦发力的重点所在。深圳正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集聚力辐射力。

1月8日晚,深圳福田中心区的深交所等8座专业楼宇同时亮灯,这是2023年“深圳创投日”首站•走进福田的环节之一。同时,美国纽约百老汇大街时报广场纳斯达克大厦屏幕上,正滚动播出“深圳创投日”品牌海报,“深圳创投日”品牌2023年开年走出国门,链接全球创投资源,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首创的“深圳创投日”活动,正成为深圳金融业又一张闪亮名片。

金融中心建设能级和水平不断提升。

聚焦金融业自身“强身增肌”,深圳不断完善金融政策体系,纵深推进资本市场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金融改革“深圳经验”获全国推广。2022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达5137.98亿元,同比增长8.2%。深圳金融业三年年均增长8.3%,支柱产业地位和功能充分彰显,综合实力稳居国内“第一方阵”。

聚焦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更多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流入实体经济。2022年深圳制造业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有关部门启动“金融驿站”工程,全力服务小微企业。

物流中心建设助力经济循环更加高效畅通。

2023新年伊始,深圳海空两港物流开线忙:1月4日,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国际物流港汽车滚装外贸首船起航,深圳再添国际物流新通道;1月6日,盐田国际郴州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首发,把内地出口货物运到深圳港;1月10日,“深圳-多哈-伦敦”货运航线开通,方便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今年以来深圳已拓展和加密国际航线5条……

深圳盐田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深圳正加快构建海陆空铁一体联动、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通达全球的战略枢纽体系、通道辐射格局和要素流通网络。2022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箱,位列全球集装箱港口第四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创历史新高,机场三跑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

深圳会展业、文体服务业等焕发出勃勃生机。

展会密集,档期不断。2022年12月28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馆,带来跨年文化盛宴,参加机构再创历史新高,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展示与交易。1月9日,第十六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开幕,1000多款金融产品集中亮相,系统展示了深圳金融改革创新成果。深圳市商务局积极推进展会招引工作,今年已成功签约35场展览,展览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第十八届文博会粤港澳大湾区馆广东展区。深圳特区报记者 耿超逸 摄

文体惠民,持续创新。新年伊始,深圳出品的原创舞剧《咏春》刷屏B站新年晚会,各平台播放量超2亿,这部体现深圳设计活化“咏春拳”和“香云纱”“双非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一经亮相即惊艳四座,2023年将火热开启全国巡演。春节期间,深圳通过“一键预约”发放750余万元体育消费券。继体育场馆“一键预约”后,“文艺一键通”平台1月在“i深圳”上线,实现全市主要文艺演出和公共文化活动“一键查询”“一键预约”“一键购票”,市民可“一键”找到心仪的文化大餐。


编辑 关越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詹婉容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沈仲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