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成绩亮眼!共助新疆冰雪产业链全面优化升级

粤贸行数字商贸平台微信公众号
2023-02-01 20:09
摘要

近年来,新疆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出台一系列支持冰雪旅游发展政策措施,各大雪场依托旅游资源禀赋,不断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旅游产品。

春节期间,新疆各大冰雪旅游地吸引了疆内外众多游客。人们在雪场纵情飞驰,在冰场嬉戏玩耍,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升温。阿勒泰各雪场人气火爆,周边酒店、民宿预订量猛增。

“冰雪运动+旅游”已成为广东人的重要休闲度假模式。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自由行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近几年广州、深圳在我国冰雪旅游十大客源城市中排名前列。

1月14日凌晨1点,Y965次列车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在冰雪中驰骋。这是一趟由新疆乌鲁木齐始发,开往“中国雪都”阿勒泰的冰雪旅游专列。灯火通明的车厢内仍然人声鼎沸,一副热烈欢腾的派对景象。

春节期间,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区南郊的滑雪场上,日均接待游客近万人次,逐步恢复到高位水平,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等千余人就业。在冬日的那拉提草原吃一顿雪中火锅;在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刀郎小镇”滑一场雪,冰上拔河、冰上陀螺等趣味运动比赛,让游客切身感受到冰雪运动的快乐。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1月29日发布消息,1月21日至27日,新疆累计接待游客478.1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2.79%;实现旅游收入35.51亿元,较上年增长35.11%。其中,5S级滑雪场春节总体接待游客12.18万人次,同比增长4.94%,实现旅游收入1995.65万元,同比增长80.16%。新疆冰雪项目成为春节出游的热门选项,游客数量最多的来源地依次是广东、重庆、四川、 浙江、上海、湖北等省市。同时,冰雪热也带动了民宿、酒店、餐饮、娱乐等关联产业增收。

新疆处于冰雪黄金纬度带,具有丰富优质的冰雪资源,是全球最好的滑雪旅游资源富集区之一,冰雪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突出优势。

首先,冬季长期受冷空气影响,沿天山、阿勒泰山一带,各区域降雪量大,如阿勒泰地区每年10月前后就开始降雪,全年积雪期达到134天,积雪达到1米以上。其次,新疆的雪多是适合滑雪爱好者的“粉雪”,且由于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具有大陆性雪层,雪质干净、雪质松软、雪质佳。再者,很多雪场阳光和煦,让人感觉不到寒冷。

近年来,新疆不断拓展冰雪旅游元素,催生出冰雪体验、冰雪培训、冰雪民俗等新业态,将冰雪“冷资源”转化为带动高质量发展的“热经济”。

大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逐年高涨,参与冬季滑雪的民众越来越多。冰雪场地不断的建设,冰雪运动人群数量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目前,在新疆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旅游管理、冰雪运动训练、冰雪运动与管理等5个专业,全地区42所中小学校被自治区命名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一些学校在体育课上还专门开设滑冰训练项目。

除此之外,2022年来,各地针对冬季旅游发展短板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乌鲁木齐市推进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二期、游客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阿勒泰地区投入18.3亿元建设、提升将军山、可可托海、布尔津(吉克普林)、青格里狼山四大国际滑雪度假区基础设施;那拉提景区投资8.99亿元,建设酒店、游客服务中心、滑雪场及索道等。

将军山国际滑雪场。

现阶段,新疆正在通过政策引领、全民参与,努力将新疆打造成具有一定规模、业态丰富多样的世界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胜地。各地也在积极创新滑雪、“滑冰+温泉”、康养等模式,推出一批“冰雪”套餐,释放冰雪市场消费潜力。

新疆冰雪资源得天独厚,如何丰富冰雪旅游内涵,提高游客与旅游目的地“黏度”,是一大关键。

自治区政协委员、民革新疆区委会副主委孙霞建议,借助新疆冬季漫长的特点,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各地应深度融合冰雪旅游资源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创新开发有品质有内涵的冰雪旅游产品,形成民族地区冰雪产业发展新态势,不断提高新疆冰雪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影响力,促使冰雪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一些地州市立足本地特色,深挖冰雪资源,不断进行新业态探索,比如,阿勒泰地区推出古老毛皮滑雪体验、毛皮滑雪赛事等活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举办“冬季那达慕”,让游客体验雪地赛马等活动,民俗风情植入冬季旅游,为冰雪旅游注入新元素。

阿勒泰地区推出古老毛皮滑雪体验、毛皮滑雪赛事等活动。

12月21日至今,“冰雪之美 尽在新疆”2023新国潮·粤贸行年货节隆重举行,并于30日作为第十六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主体活动之一举办了创意展览活动。活动通过数字化平台粤贸行,立足广东,架设粤港澳大湾区与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流合作的桥梁,融合特色文化、非遗文化,把众多新疆特色产品、冰雪旅游结合起来,引入到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推向全国各地,持续赋能新疆文旅产业发展。

此外还推出4款新国潮克孜尔石窟非遗文创IP——疆墩墩、疆舞舞、疆糖糖、疆果果;推出“粤疆行”数字文旅板块,发挥文化的凝聚力、驱动力、感染力、传播力,海纳新疆特色景点美食、风景名胜、文艺作品等,全方位讲好新疆故事、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唱响新疆冰雪品牌。

近年来,新疆实施旅游兴疆战略,出台一系列支持冰雪旅游发展政策措施,各大雪场依托旅游资源禀赋,不断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丰富旅游产品。2022年冬季以来更是推出了180项以冰雪为主题的活动,并在雪道品质、道具种类、旅游环境、服务设施方面升级改造,形成了集冰雪运动、冰雪观光、民俗体验、特色街区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冰雪旅游产品,冰天雪地逐步成为“金山银山”。

这个雪季,阿勒泰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每天接待游客都在5000人次左右。

阿勒泰地区文旅部门数据显示,从2016-2017年雪季到2021-2022年雪季,当地接待游客数量从194万人次增长到119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从11.7亿元增长到102.91亿元。

目前阿勒泰地区逐步发展了2000多家酒店、特色民宿。为提升雪友出行体验,当地还不断织密加油站、充电桩、停车场等,设立开通旅游资讯网、旅游公众号,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全流程服务。

据媒体报道,38岁的广州雪友王佳伟与同事正在谋划“雪”的文章。考虑到阿勒泰地区的可可托海镇这几年知名度渐涨,当地又有丰富的冰雪资源,他和团队已规划借鉴其他滑雪度假村的运营模式,在可可托海雪场周边打造冰雪小镇,进一步完善可可托海雪场周边的相关配套,延长冰雪产业链。“新疆是有很大开发空间的滑雪宝地,来这做冰雪旅游项目是很好的机遇。”

随着近几年阿勒泰冰雪旅游品牌影响力的扩大,一大批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家选择到当地投资兴业。阿勒泰不断培育重点龙头企业,逐步完善将军山、可可托海、吉克普林国际滑雪度假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保障冬季旅游接待能力。

冰雪资源富集的新疆,多年来一直深耕冰雪产业。2022年8月,新疆印发《关于进一步破解瓶颈制约推动自治区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打造文化引领、运动赋能、装备协同、服务支撑的高标准冰雪产业体系为重点,推动我区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集聚发展,努力把新疆打造成世界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胜地。

专家建议,新疆应谋划建设冰雪装备特色产业园区,把“小、远、散”企业集合起来,形成集群效应;同时,加强品牌宣传力度,向全国推介新疆“冰雪装备”品牌,打造“冰雪装备产业基地”地方形象。此外,新疆发展冰雪产业还要用融合发展思路,引导资金投入,特别是吸引社会资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等进入冰雪产业。

展望未来,随着国家向西开放战略重心转移,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不断深化,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地位和优势日益凸显,新疆的冰雪产业也必将连入世界经济圈。同时,数字经济时代,在数字化平台的牵引下,新疆的冰雪产业高效高质衔接少雪无雪的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弥补巨大的市场需求,实现国家向西开放与东南沿海开放在冰雪产业链方面的优势互补,并借此融入全球大市场。

(原标题《广东成绩亮眼!共助新疆冰雪产业链全面优化升级》)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关越 三审 余晓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