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文脉·近观深圳国宝 011期|褐绿釉陶桃都树:扎根于志怪小说中

晶报
2023-01-17 11:12
摘要

古人无比瑰丽、磅礴的想象力,仍然值得我们仰望。

郭璞《玄中记》云:“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

这株褐绿釉陶桃都树,扎根于志怪小说中,一直生长到今天。

它不但证明,志怪小说是汉晋年间的流量之王,爆款频出,

更证明,古人无比瑰丽、磅礴的想象力,仍然值得我们仰望。

褐绿釉陶桃都树,东汉(25~220年)文物,国家一级文物,通高73.5厘米、宽19.3厘米,2010年日本某友好团体捐赠,河南济源曾出土有此类桃都树,年代为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这类釉陶树均由树干、树顶与枝叶构成,树干底座向外分出三锥状足,饰以草叶、羽人、蝉、猿猴等,树枝插入树干,末端塑出树叶。

■专家解读

树状与汉晋志怪小说所载“桃都树”的特征一致

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研究部周庭熙老师介绍,这件文物之所以叫“桃都树”,是因为郭沫若曾于上世纪70年代考证其与汉晋志怪小说所载“桃都树”的特征一致。也有学者指出这一树状造型与战国以来流行的多支灯存在承袭关系。

版权声明:

本专栏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或许可使用权均属晶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复制或改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需转载或使用,请联系晶报官方微信公号(jingbaosz)获得授权。

统筹 张定平 

记者 李跃 

摄影 张定平 深圳博物馆

(原标题《观文脉·近观深圳国宝 011期|褐绿釉陶桃都树:扎根于志怪小说中》)

编辑 周晓飒 张克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朱玉林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