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新冠重症患者出院 深圳继续全力扩容储备医疗救治资源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华南深医
2023-01-15 09:22
摘要

1月14日,90岁新冠重症患者林阿婆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出院。

“从入院时接到病危通知书,到现在恢复得挺好,感谢医护人员尽心尽责的救治,让我妈顺利过这一关。”1月14日,90岁新冠重症患者林阿婆从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以下简称华南医院)出院,她的儿子林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林先生介绍,去年12月26日,林阿婆开始出现发热、头晕、咳嗽等症状,抗原检测阳性,居家治疗后病情好转。“后来又出现发热等症状,1月7日,我就把妈妈送到华南医院,医生诊断病情较重。”林先生说。

“刚入院时,林阿婆处于嗜睡状态,肺部出现感染,双下肢水肿且电解质紊乱,阿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梗等疾病,年纪也比较大,我们迅速进行治疗。”华南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金灿辉表示,依托医院的“1+2+N”模式,即 “1个中心ICU、2个重症病区(呼吸内科、感染科)、N个专科重症监护单元”,通过呼吸内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医院全力以赴救治林阿婆。“昨天早上开始,林阿婆精神好转,还会主动跟我们医护人员打招呼,思路很清晰。”金灿辉说,经过四五天的治疗,林阿婆感染指标、呼吸及肝肾功能均恢复正常,饮食也恢复正常。

华南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政负责人易钊泉教授表示,最近像林阿婆这样患新冠后病情加重、入院治疗的重症老年患者较多。他们通常本身就患有各类基础疾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若能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早监测、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冠重症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目前,华南医院ICU床位已扩增一倍至30张,另设可转化的监护床位30张。

除了开通绿色生命抢救通道、优先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外,华南医院还携手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及下属社康,积极打造区域紧密型医共体,将急慢分开、轻重分开,同时坚持健康监测、分类管理、上下联动、有效救治,目前已逐步形成了无症状居家观察,轻症到社康、龙岗五院,危急重症到华南医院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

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深圳继续全力扩容储备医疗救治资源。近期,深圳优先发挥社康的基层“网底”作用,在全市811个社康机构开设发热诊室,并配置吸氧设备,大部分发热诊室已经设置氧疗区,确保血氧饱和度低的患者在转诊前及时得到吸氧治疗。在ICU床位设置上,对标国家和省关于重症资源“2个4%”的目标要求(即各三级医院用于治疗感染新冠病毒各类重症病人的综合ICU床位不少于全院实际开放床位总数的4%,深圳储备一批全院实际开放床位总数4%的可转换ICU床位),督导各医院按时配足配齐重症床位和设备,确保有需要时救治床位顶得住、用得上。为科学规范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市卫健委在全市范围开展重症专业知识培训,提升重症患者医疗救治能力和救治水平。

(原标题《90岁新冠重症患者出院 深圳继续全力扩容储备医疗救治资源》)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华南深医)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