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即将开幕,新一届在深省人大代表自抵达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报到起就受到媒体的强烈关注。他们关注什么?带来哪些深圳好声音?
记者采访发现,代表们个个有备而来,有的代表一人就带了10多份建议。他们关注的,既有事关广东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有教育、医疗、养老等“接地气”的话题。“双区”建设和民生幸福,都是代表们口中的高频词。
规划大湾区城市低空航线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人流物流如何更畅通?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专业总工程师吕国林将目光投向空中——规划大湾区低空航路航线网络。在她看来,发展低空经济不仅是拉近湾区城市距离的新路径,也是抓住未来产业发展的大机遇。
湾区空域复杂,要发展城市空中交通,需要争取多方的支持,优化空域资源使用。吕国林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由粤港澳三地政府、民航局等共同参与,建立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深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要面向大湾区物流运输、应急救援、观光游览等多元化飞行需求,构建“主干+支线+末端”的多层级公共航路网络,支撑低空异构、高频次、大容量飞行及空域资源利用。同时,研究探索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重点城市之间的常态化货运无人机航线划设和运行管理模式。
深圳消费级无人机产销量占全球的70%。吕国林建议在深圳设立国家无人机运行管理实验室、国家级无人机检测检验认证中心等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服务平台,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引领湾区无人机产业发展。
打造广东碳普惠“样板间”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如何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今年省两会的热点话题。省人大代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高级技能专家王其林认为,要实现双碳目标,既需要企业建立“碳账本”,也要求社会公众实现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
如何调动全民参与减碳行动?王其林建议,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扩大”的原则,选取基础好、有代表性的政府机关、事业性单位、工业园区、中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及统计基础好、数据可获得性强的项目和场景先行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建立面向公众的个人碳账户体系,打造广东碳普惠“样板间”。
王其林还建议,在提升碳普惠公众参与度的基础上,鼓励衣、食、住、行、用各领域商业机构通过提供优惠券、兑换券等方式,在消纳减排量的同时激发消费活力,实现公众获益、商家增收、全社会减排的良性循环模式。
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近年来,各种因素导致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省人大代表、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主持人陈洁带来两组相关数据。第一组来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第二组来自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青少年心理问题患者,最小的只有八九岁,13—18岁的中学生占了绝大多数。
陈洁建议,全省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心理问题,并能够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生育假成本应建立共担机制
三孩时代,各省相继启动计生条例修订工作,推出系列鼓励生育措施,不少地区进一步延长生育假。根据新修订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女性178天产假、男性15天陪产假基础上,还新增了父母在孩子三岁内每年各享受10日育儿假。
省人大代表、深圳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生产部副部长王海认为,生育福利“加码”是好事,但是生育假带来的成本必须正视,不能仅由企业承担。否则不仅不能提高企业鼓励生育的积极性,还会造成企业在用工、招聘时有意回避育龄女性的现实。尤其是开放三孩政策后,企业需要为女性休产假支付更高的成本,而且还会出现因女工怀孕生子的人员调配、管理难题。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就要将生育假期的成本从用工单位身上卸下来,建立共担机制。”王海建议,生育成本应由国家、企业和家庭共同分担,要利用多种措施,比如采取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分担用人单位的成本,减免生育女性后顾之忧,让她们敢生、愿意生。
(原标题《新一届在深省人大代表关注啥?“双区”建设和民生幸福都是高频词》)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