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女子“看到鬼”?深圳医生:警惕新冠感染相关脑炎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张红鸭 王苏琦 文/图
2023-01-10 20:53
摘要

新冠病毒可直接攻击大脑 ,高危人群须提高重视,早识别早诊治。

“我看到了!有鬼,一跳一跳的。还有天兵天将,都在那里打架!”近日,25岁的小秦(化名)在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对医生大声说着自己眼前的一切。

小秦在外地工作,半个月前感染新冠,原本都快好了,突然一天下午胡言乱语,出现了奇怪的视幻觉精神症状,还有肢体抽搐。家人赶紧送她去附近医院,却没查出什么原因,医生推荐她到深圳大学总医院检查一下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住院穿刺检查后,发现抗GQ1b抗体阳性,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

像小秦这样的脑炎患者,深大总院神经内科一周之内收了数十个,既有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40岁的中年人、60多岁的老年人,分别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做了气管切开、上了呼吸机。

据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红鸭介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不仅攻击外周的肺、心、肾等,还会攻击中枢的脑、脊髓、血管与周围神经等组织及免疫系统。随着近期我国疫情形势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脑(膜)炎的发生率也与日俱增,该疾病致死率高、致残率高,部分可迅速发展为危重症而危及生命,部分复发率高。

新冠病毒可直接攻击大脑 ,高危人群须提高重视,早识别早诊治。

脑(膜)炎的临床症状往往多种多样,如发热、头痛、癫痫发作、颈强直、昏迷、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行为异常、语言障碍、运动障碍、尿便障碍、睡眠障碍等等。部分来势凶险,轻则致障致残、重则危及生命,早期识别、早期专科就诊有利于及时甄别、早期诊治。

在重症监护室(ICU)的重症脑炎患者。

脑(膜)炎的病因分型,可以是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梅毒、HIV等),也可以是免疫性(自身抗体介导、其他异常免疫反应等),还可以是肿瘤相关。只有病因分型诊断明确,才能更精准地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与死亡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该病毒既可以进入大脑直接攻击脑组织、脑血管、脑膜引起脑卒中、病毒性脑(膜)炎,也可以导致全身炎性风暴、免疫异常,从而诱发急性坏死性脑病、自身免疫性脑(膜)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还可以合并其他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结核等)所致机会性感染性脑(膜)炎。同时,既往存在感染风险与免疫异常基础的高危人群容易出现原有神经感染与免疫相关疾病复发,值得高度重视。

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神经感染与免疫疾病”亚专科组长张红鸭副主任医师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出现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应尽快就医,早期识别、明确病因,精准治疗对救治生命、减少残疾、加强康复极其关键!

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感染与免疫疾病特色诊疗”,是深圳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重要亚专科之一,目前为中华医学会神经感染与脑脊液学组委员单位、广东省医学会神经感染委员单位、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免疫学组组长单位。长期致力于国内、省内、市内各种感染性脑(膜)炎、自身免疫性脑(膜)炎、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急/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神经副肿瘤综合征、神经精神狼疮、多发性肌炎等相关疾病的精准诊治。治疗技术与国际接轨,应用药物联合血浆置换、神经免疫吸附治疗、B淋巴细胞靶向治疗、浆细胞靶向治疗、鞘内药物注射治疗等多个方法,为众多神经危重症、疑难病、罕见病患者解决病痛,助其获得良好预后。

(原标题《25岁女子“看到鬼”?深圳医生:警惕新冠感染相关脑炎》)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张红鸭 王苏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