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筚路蓝缕;30年,砥砺奋进;30年,成就传奇。
望向时光的长河,在深圳东部,龙岗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波澜壮阔的奋进崛起征程熠熠生辉。
一组组耀眼的数据让人惊叹,折射了过去30年取得的辉煌成绩,标注着发展的“含金量”:商事主体总量增加到85万户,GDP 增长超过9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100倍;常住人口增长近7倍;学校、幼儿园数量增长超7倍;医院病床数增长16倍,1.46万张床位居全市各区之首;公园从3座增加到270座,公共图书馆从零突破增加到133座……
30年来,龙岗人一棒一棒接力跑,一个个企业、一个个项目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干,全区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书写了一部大担当的创业史、大奋进的成长史、大跨越的发展史、大贡献的创新史、大作为的成就史,龙岗一跃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拓荒
全面开启现代化发展新征程
高低错落的写字楼,宽阔平坦的道路,一个个享誉世界的知名企业布局其间……今天,当人们行走在龙岗区,常常会被一股股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气息所吸引。
然而,三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白。1992年,“春天的故事”壮美新画卷徐徐展开,中国进一步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当年11 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宝安区、龙岗区。从此,龙岗全面开启了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
三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岗区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伴随着改革大潮而生的龙岗,从一开始就具有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
30年间,龙岗大胆的闯、大胆的试,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文化、社会、民生等各领域改革,打响了全市规划国土改革“第一枪”,晒出了全国首张县区级权责清单,全国率先实施个体工商户“秒批”改革,入选全国首批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深圳奏响“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增添了有力的龙岗音符。
改革开放的东风,打开了龙岗区的产业之门;龙岗区,哺育了产业的繁荣兴盛。产业与龙岗区休戚与共,水乳交融。
从1992年到2022年,龙岗区在“创新、开放、大气、包容”的精神指引下,先后引育华为、比亚迪等行业领军企业到系统培育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及“小巨人”,走出了一条具有龙岗特色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创新之路。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岗以高校源头创新为牵引,着力推进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改革,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落户办学,15名全职院士和2500余名高层次人才竞相汇聚,在一片老屋村、旧工业区上崛起了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推动各类创新要素高效汇聚,加快培育了一座动能效能持续提升的“创新龙岗”。
壮大
“东部中心”影响力持续提升
30年来,龙岗始终坚持把提升城区吸引力和竞争力作为发展的“着力点”,不断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生产生态空间。
建区之初,龙岗还是半城半乡的“关外”郊区,但联动内外、开放发展、融入大局的追求从未停步。进入21世纪以来,龙岗顺利完成了农村城市化转制、迎办大运会等历史任务,全面融入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城区面貌、发展环境和影响力获得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2011年的大运会,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健儿在这里竞技、角逐,将深圳龙岗的故事传递到世界各地。
区位的“势”,成就城市的“势”。2016年,市委提出实施东进战略、加快建设东部中心,龙岗经济发展和城区建设进一步驶入了快车道。龙岗充分发挥东进主战场作用,自觉把龙岗工作置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强化与市内区际和临深片区的合作联动,深入推动与香港、澳门的务实合作,加速链接全球优质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开放发展新格局。
今天的龙岗,城在景中、人在绿中,神仙湖畔书声琅琅、科技园区创梦闪耀,商业中心鳞次栉比,轨道路网四通八达,加快打造了一座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持续提升的“东部中心”。
探寻城区巨变背后的发展密码,离不开龙岗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30年来,龙岗始终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引领,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建立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左右协同、充满活力的基层组织体系。始终坚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成功打造了南岭村、四季花城社区等全国闻名党建示范点,塑造了“暖蜂行动”“龙岭模式”等一批党建品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岗扎实推进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建设,创新开展“转观念、拓视野、增能力”素质提升计划、“攻坚堡垒、实干先锋”活动,干部队伍焕发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蓬勃生机活力。
实干
加快营建群众“幸福家园”
30年来,龙岗区坚持实体筑基、产业兴城,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压舱石”,不断巩固壮大制造业根基。
历届龙岗区委坚持“产业立区”不动摇,集中精力抓经济抓产业,在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走出了一条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扎实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撸起袖子加油干。30年间,龙岗从“三来一补”起家,不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以制造业为基本盘、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商事主体总量增加到85万户,GDP 增长超过9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100倍,涌现出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3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18年以来连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而立之年的龙岗,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加快筑起了一座发展能级持续提升的“产业高地”。
发展为了人民。30年来,龙岗始终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发展的“试金石”,不断实现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看得见的巨变,在一系列令人叹服的故事和数据里,更在人们真真切切的视线中。30 年间,龙岗常住人口增长近7倍;学校、幼儿园数量增长超7 倍,在校学生增长14倍;医院病床数增长16倍,1.46 万张床位居全市各区之首;公园从3座增加到270座,公共图书馆从零突破增加到133座,奥运金牌实现零的突破。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岗全面打赢“三大攻坚战”,聚焦实现“民生七有”目标,全方位高品质改善人民生活,入园难、入学难、就医难、出行难问题基本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基础稳步夯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加快营建了一座温度质感持续提升的“幸福家园”。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麦苗茵 三审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