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抹朝霞把海平面染成金黄,中华白海豚跃出珠江口水面,嬉戏追逐。广州南沙港在一声声的汽笛中又开始繁忙的一天,满载货物的巨轮往来不绝。
珠海桂山海域,一个个深水网箱纵横有序地在海面上密集排列,渔船穿梭其中。当渔民把饲料倒入网箱,鱼儿成群跃出水面觅食,霎时间浪花翻腾。
新年伊始,向海远眺,一幕幕充满活力的场景映入眼帘,折射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
4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蜿蜒,1963个海岛如繁星璀璨,510多个海湾似宝石点缀……向海而兴、向海图强,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广东全面加快海洋强省建设,海洋空间开发格局持续优化,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壮大,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正不断提升。
01
多业态融合发展
传统养殖产业迎来新机遇
在湛江市遂溪县草潭南边的流沙港海域,广东海威农业集团养殖的3万多条军曹鱼和鮸鱼正在“海威一号”茁壮生长。
这是湛江首个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也是湛江网箱容量最大的深海网箱养殖平台,“海威一号”采用钢架结构,总量和规模大,设置有先进平衡系统、宽阔作业平台,设计抗台风能力达15级。
“海威一号”是全省5000个深远海网箱中的一个。一个个深海网箱、养殖平台,共同构成了广东打造“粤海粮仓”的宏大版图。
作为我国的渔业大省,广东用好海洋资源禀赋,近年来水产品产量、产值、创汇屡创新高,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也不断涌现,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在珠海万山群岛之间,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是当地探索海水养殖与能源、休闲结合的新尝试。
“这一平台不仅能够利用波浪能和海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解决海上养殖用电的需求,还能与休闲旅游、科学试验等多业态结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副研究员王振鹏介绍:“一片海能干多种事,把多种产业融合起来。”
“这一平台设计寿命20年,预期3—4年即可回本。”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研究室主任盛松伟表示,在珠海“澎湖号”成功运行之后,这一模式顺利开拓了省外的市场。“我们先后研建了普盛海洋牧场1号、闽投一号、海威一号等平台,在海南、福建、广西等地复制推广。”盛松伟介绍。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渔业培育了覆盖育苗、养殖、加工、流通、贸易的全产业链,并已形成水产苗种生产体系。此外,广东毗邻港澳,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中心枢纽。以现代渔业为基础,多业态融合发展,广东传统养殖业迎来了新机遇。
02
新兴产业加速培育
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在广东,丰富的海洋资源、广阔的市场正吸引各类海洋新兴产业落地扎根,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汕尾市有丰富的码头、岸线资源,海域风资源禀赋优越,可以实现海上风电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汕尾市还有很好的海上风电产业基础。”当谈及为何选择汕尾,中广核汕尾后湖海上风电项目负责人胡穗兴说道:“广东是能源消费大省,发展海上风电也是广东能源结构优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广东的经济实力、市场需求,为海上风电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结合汕尾陆丰“美丽乡村景观示范带”的规划理念,中广核还在当地推行“光伏+乡村振兴”的联合开发新模式,携手当地政府打造了广东省首个“美丽乡村+智慧光伏”“零碳”示范区。
为何众多海洋新兴产业、研发型企业选择落地广东,相对成熟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走进深圳市南山区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楼,深圳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忙碌地测试着水声通信机。这种水下无线数字通信设备通过声波传递信号,可以在海底组建人和机器都能使用的Wi-Fi网络,让信号传输实现“遁地入海”。
多年前,崔军红教授从美国毅然回到广东深圳,创立了这家公司。她说:“这不仅是因为广东的海洋资源禀赋优异,这里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和丰富的产学研合作资源也吸引了我。”
一直以来,崔军红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深耕海洋电子信息产业,让人类对海洋的认知更进一步,也让海洋变得更加“智慧”。“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把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好,可以为其他海洋产业提供支撑。”崔军红说。
在广东,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壮大,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03
保护海洋生态
绘就人与海和谐共生画卷
傍晚时分,湛江霞山观海长廊热闹起来。退潮后的滩涂,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洞穴,招潮蟹从中探出头,引来觅食的鹭鸟在红树林树冠上盘旋。
在广东沿海,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和美画卷正在绘就。
“结合海湾资源禀赋、自然特色和开发现状,我们‘一湾一策’分类打造各美其美的美丽海湾。”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将重点推进15个美丽海湾建设。
“广袤海岸八千里,东西十四城不同”的“最美海岸线”,成就了阳江海陵岛、茂名浪漫海岸、汕尾红海湾等海滨度假旅游胜地。近年来,随着海洋生态改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海滨城市、海岛大力发展旅游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不断上演。
每逢周末,从珠海香洲港出发前往桂山岛、东澳岛、大万山岛等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环境很好,我们昨天沿环岛路逛了一圈,满眼都是蓝与绿,感觉特别舒适。”游客李先生跟新婚妻子在大万山岛留下了难忘回忆。
就在不久前,同在珠海的三角岛被正式命名为“长琴岛”。昔日荒瘠的无居民海岛,通过生态修复迎来“新生”。结合“公益+旅游”的开发模式,长琴岛成为一座国际音乐休闲岛指日可待。
广东发展海洋经济,并非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资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也不断加强。
与湛江市区一湾之隔,特呈岛如今已是红树林生长的沃土。作为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广东有着更大的目标——到2025年,广东要营造修复8000公顷红树林,并创建5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通过挖掘红树林的生态产品价值,推进红树林及其周边生态养殖、碳汇交易、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等相关绿色产业建设,红树林有望变成“金树林”。
海洋孕育了生命,提供了资源,也不断创造着新的希望和机遇。海浪奔腾,澎湃轰鸣,广东奏响海洋经济活力迸发的交响乐章。
(原标题《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广东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1“风王”即将“登基”?秋台风来了个“双连击”,深圳周末下雨“魔咒”又被激活了!
2湖南一高校辅导员被曝诈骗上百人超700万元,多名受害者发声,警方回应→
3高速上行驶遭遇“喷泉”?相关部门回应:整改
4国庆中秋“艺起来料”,坪山街坊才艺擂台赛报名火热开启
5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深圳1集体3个人获表彰
6读特热评 | 女乘客卧铺打伞,隐私需求不能被无视
7深圳市解除分区雷雨大风黄色、分区暴雨黄色、全市雷电预警信号 | 持续关注
8李家超发表第四份施政报告,“心急如焚”之事与深港合作息息相关
9又升值了!人民币,大消息!专家:后续有望破“7”
10打卡华南首个架空型高线公园!深圳解锁 Citywalk“云端副本”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