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人”怎么转向“人城产”?福田党代会报告来了

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 文/图
2023-01-05 18:35
摘要

1月5日上午,福田区八届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福田区委书记黄伟在会上作的报告,民生分量十足、干货满满,彰显着“幸福福田”的城区温度。

“扎扎实实办好群众身边大大小小的事”“以实际行动体现‘人文防疫’福田温度”“把城区发展逻辑从‘产城人’转向‘人城产’,让幸福成为福田最温暖的底色”“让‘福娃’们从‘有学上’到‘好上学’‘上好学’”“让‘福娃’们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打造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让市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海、赏得了城”……1月5日上午,福田区八届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福田区委书记黄伟在会上作的报告,民生分量十足、干货满满,彰显着“幸福福田”的城区温度。

2022年,福田用心用情办实事、惠民生,将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地块、更大的投入用于民生事业,紧盯群众身边大小事,用实干切实回应群众期盼,交付了一张张更高标准、更有温度、更多亮点的民生答卷,市民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获评赛迪“幸福百强区”全国第一。

更高标准:打造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深圳样本”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是福田区打造“民生七有”标杆辖区的重要举措。2022年,福田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成效显著,主导、参与制定标准143项,体育公园配置要求等13个项目首次成为国家、省级标准。2023年,福田将冲刺高标准完成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以期实现“民生七有”服务事项有标可依、依标落地,构建出“广覆盖、可持续、高质量、有特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更有温度:教育、健康事业温情惠民

“首善教育”品牌擦得更亮,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区,新改扩建学校14所,新增学位1.2万座,成立10个幼教集团和17个学区,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超50%,大学区制试点增加至18所学校,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超50%。打造13所“5G+智慧教育”实验学校,AI赋能探索未来教育。推进31家学校食堂自营,实现食材集采集配,从源头上保障学生用餐品质。在平安金融中心云际观光层等城市地标建成35个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打造“15分钟少年校外幸福活动圈”。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深圳校区揭牌亮相。

医疗强区地位巩固,5G医疗建设全面铺开,区妇儿医院、慢病院、肛肠医院加快建设,区属医疗机构病床数突破2700张,增长17%,千人床位数全市第一。新增社康机构3家、总数达102家,新设发热门诊、诊室286个。建成街道级公共卫生中心10个。350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47万常住居民,开设家庭病床1712床次。

更多亮点:民生保障精彩纷呈

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0%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就业目标责任制考评全市第一。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适老化改造户数全市第一。筹集公共住房7267套;全市率先完成“瓶改管”,累计改造20.1万户,实现全面“清瓶”目标;累计改造优质饮用水入户32.3万户,总量全市第一。

发布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地方标准,获评广东省首批“儿童友好示范区”;建成全国首个区级退役军人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基地;打造全国首个“食物银行”,10个站点免费赠送食物2.6万份、节约食物超2万公斤。

此外,中心城区文化服务也送出了一份“民生大餐”。莲花山草地音乐节、围村风情季、午间音乐会、星空音乐会等品牌活动有声有色,《湾区儿女》等影视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核获评全省唯一“优秀”等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2年,福田区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关群众幸福,无论大小扎实办好,各类民生事业成果精彩纷呈、硕果累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福田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典范城区道路上,福田将打造人人向往的民生幸福标杆,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幸福成为福田最温暖的底色,实现更高水平的“首善之区 幸福福田”。

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福田,既繁华又温暖。在这里,事业无限可能,生活缤纷多彩,每个人都能在福田与幸福双向奔赴!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张必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彭军 华智超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