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深圳医护人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连日来,记者走进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总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面对发热门诊、急诊的接诊量均“剧增”,高龄重症患者多、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等压力,白衣战士们尽最大努力坚守岗位,争做“逆行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
“快!马上进行心肺复苏!”2022年12月31日上午一早,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吴展兴迅速投入到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中。幸运的是,患者被成功抢救回来。这样与生命赛跑的时刻,吴展兴经历了很多次,每一次与同事们全力以赴的抢救,只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一线生机。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急诊科非常忙碌,在医院统筹安排下,对患者进行分流,院领导、多个科室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为我们急诊科减轻了不少压力。”吴展兴告诉记者,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守在第一线、冲在第一线。
危难时刻“抢回”患者生命
近日深夜,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一位高龄重症脓毒血症合并肝脓肿、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病情突然发生急剧变化,这位80多岁的患者即将转到上级医院时,突然丧失生命体征,情况十分危急。
接到紧急求助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李舒健在十分钟内迅速来到这名重症患者的病床前,紧急为其插管。由于老人病情进展迅速,老人的体位变化难度大,插管带来了难度。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技术,李舒健顺利为其成功插管。顺利恢复了生命体征后,老人被及时转院至上级医院,疲惫的李舒健和“小伙伴们”由衷地感到高兴。“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的生命,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李舒健说。
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去年12月24日晚上9时至第二天上午10时多,蒋高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衣值班接近13个小时,在病房里来来回回行走了超万步。直到脱下防护服,她才发现自己被捂得全身起满了皮疹,瘙痒无比。现在,红疹已经变成了褐色的“红痂”。蒋高宁却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尽最大努力照护好危重病人,让患者家属放心。
“这里还有很多和你一样的小朋友,妈妈不能走”
半个多月以来,深圳大学总医院儿科发热门诊量不断增多。在儿科发热门诊,医护们的身影不断穿梭在分诊台、抗原、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忙着采血、治疗、候诊区的病情观察、安抚家长焦虑情绪及抢救室的重患儿救治。
作为住院医师,深圳大学总医院儿科医生崔笑楠经常忙到凌晨两三点才休息,有些时候整夜都在照顾患儿。崔笑楠的儿子3岁多,近日也发高烧,但崔笑楠没办法回去,就跟儿子视频说:“这里还有很多和你一样的小朋友,妈妈不能走。儿子慢慢地也听懂了,也理解支持我的工作”。
(原标题《守在第一线 冲在第一线 我市各医院全力以赴守护市民生命安全》)
编辑 李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连博 三审 余晓泽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03
#读特小记者#小镇上的风景
乡间小路
01:04
俯瞰蚝乡湖公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日拍摄于蚝乡湖公园,该公园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画面中能看到公园内有大片葱郁的绿地、波光粼粼的湖水,周边分布着多样的建筑,远处林立着高楼大厦,整体呈现出自然景观与城市风貌相融合的景象,展现出独特的城市生态之美。 据了解, 公园以"碧城枢纽·蚝乡新生"为设计主题,通过整合湿地景观、人行景观桥、生态驳岸等技术,形成水湿地、水舞台、水生岛、水花园四大功能分区。建设中保留原沙井发电厂改造为文创展馆,设置蚝壳墙、蚝壳水迷宫等特色设施,成为展示千年蚝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24年,项目已获得美国建筑大师奖、香港城市设计协会年度大奖等国际奖项。#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