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局谱新篇,汕尾文联助推艺术之花在革命老区遍地绽放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陈仕凯 文/图
2022-12-31 20:51
摘要

依靠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汕尾文联在2022年屡出精品、勇开新局。

时值岁末年初,越来越多的汕尾市民感受到文化艺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从今年春节期间汕尾举办的“百花报春晖”贺新春短视频网络展播活动,到汕尾市第二届文艺节,越来越多民众共享文艺成果,艺术之花在革命老区遍地绽放。在推进文化强市的征程中,汕尾市文联带领广大文艺创作者创新文艺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惠民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汕尾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贡献文艺力量。

汕尾文化底蕴深厚,曾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拥有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三个稀有剧种。目前,汕尾拥有1个世界级、9个国家级、2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项目数量之巨、价值之高居全国前列。千百年来,广府文化、福佬文化、客家文化于此融合交汇,多元文化兼容传承,铸就了汕尾的“根”与“魂”。

文艺精品开新局

依靠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汕尾文联在2022年屡出精品、勇开新局。

例如《红海湾情怀》获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吴佩锦入选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作家文艺家。在汕尾市文联的指导和支持下,汕尾画院坚持发动艺术家进行创作,并组织多名画家参与广东画院“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展览(第一回)评选活动,该院多名画家获市级以上奖项。

与此同时,一年来,汕尾市诗歌学会成员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诗歌作品超300首(组);汕尾市散文诗创作与传播基地获批为“2022年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文艺局面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3年,汕尾文联正致力于推动文艺工作再上新台阶。其在活跃文艺创作氛围、文艺活动参与热度、群众文艺需求丰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文艺精品创作质量,助推汕尾文化强市建设。

据介绍,汕尾文联将办好第二届汕尾市文艺奖,落实好汕尾文艺创新创作、文艺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评奖;办好“第三届汕尾文艺节”,举办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系列文艺活动;计划举办“汕尾民俗文化节”等活动,擦亮汕尾“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品牌等。

创新才能形成不竭动力,2023年,汕尾文联将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并精心组织开展聚焦现实题材的文艺精品创作实践活动。

文艺惠民谱新篇

2022年以来,汕尾文联不断创新文艺形式、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惠民行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这一年,汕尾文联主打“文艺惠民”主张,用心用情让群众共享文艺成果。

观2022年,汕尾市文联广泛开展了各类形式的文艺活动。例如在汕尾市第二届文艺节活动中,其举办各项文艺惠民活动15场。同时,汕尾文联还举办汕尾市2022年青年歌手大赛,并在网上进行“汕尾市2022年青年歌手大赛网络人气十佳歌手”投票,丰富了当地青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选拔推出一批声乐文艺新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17日,汕尾文联还同步在全国、全省、全市层面广泛开展硬笔书法交流:在山海艺术馆举办全国硬笔书法名家交流展和汕尾惠州硬笔书法联展、在海丰县举办广东硬笔书法大展,以书法这一艺术形式活跃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

除了在艺术馆,汕尾文联还推动各种文艺形式进村下乡,让文艺成果覆盖汕尾全域。

文艺惠民的目标是回归群众。汕尾文联还依托全市各地资源优势和独特文化,多维度打造文艺创作交流基地。2022年,汕尾文联成功打造10个文艺创作交流基地,吸聚培养了一大批传承弘扬汕尾文化、长期扎根基层一线的文艺工作者。

接下来,汕尾文联计划将深化三大平台:深入打造“善美欢歌百姓文艺舞台”、《汕尾文艺》文艺创作交流平台、“文艺创作交流基地”,建强建好文艺阵地。

(原标题《开新局谱新篇,汕尾文联助推艺术之花在革命老区遍地绽放》)

编辑 张克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陈仕凯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