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三年,深港通关在望,社会翘首以盼。“殷切期望通关能够早日实现,大家往来方便有利于科研合作。”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叶德全教授看来,该中心利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地域和政策优势,把香港科技人员与港校基础科研优势和深圳的产业发展优势结合起来,融合两地科研力量,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加快推进港深科技合作
作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引进的首批五个国际高端科研项目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于2020年正式成立。目前,该中心已建有靶标及创新药物开发平台、生物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精准及再生医学研究转化平台及中药现代化及药物化学合成平台4个生物医药研发平台。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这样一个项目非常有意义,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能更好地把香港的科技工作人员和深圳的产业发展优势结合起来,共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副院长、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叶德全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的办公场地及实验室用地分别位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深港国际科技园和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包括干式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蛋白药物中试实验室等功能区域,可开展AI+制药、细胞分析、蛋白纯化分析等科研及服务项目,同时具备业务培训等功能。
在介绍蛋白药物中试实验室时,叶德全强调该实验室对后续开展工作非常有帮助。据其介绍,在该研发中心成立之初,港中大港深两校科研人员沟通了双方需求。香港校区计划建干细胞研发中心,但在蛋白药物的制备方面比较缺乏资源。于是,港深两校决定在河套的研发中心设立蛋白药物中试实验室。“因为中试实验室能够保障你拿到一定数量的质量有保证的材料,有了这些蛋白,我们可以进行临床前的研究。”叶德全说,“我们香港同事有很大的需求,所以这个实验室建成以后,双方都能用,香港的同事也可以过来。”
叶德全告诉记者,研发中心专门设置了深港合作办公室,他认为,在资金过河、设备过河等问题中,最重要的是人要过河。至于设备方面,他建议将河套地区的免税政策扩展至设备购买,此外,还建议合作区在数据过河方面先行先试,希望能够数据共享,为今后的新药研发或者疾病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
搭建科研产业化桥梁
“从两年前到现在,深圳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它作为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帮助我们老师的项目实现它的转化应用。”叶德全告诉记者,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依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现有的实验平台和师资力量开展研发。
在促进深港科研合作的同时,该研发中心还帮助港中大(深圳)老师将现有科研项目转化成今后有发展前景应用价值的项目,同时承担桥梁作用,连接基础研究和企业生产,为大湾区生物医药企业和研发机构提供先进的科研服务。
叶德全说,在首批16个项目的基础上,中心选出了8个发展前景比较好的项目进入二期转化阶段,包括新冠方面的研究,神经精神系统的药物研发和天然药物的研发等。截至目前,中心已申报了10个发明专利,并提供蛋白质结构解析等15项针对不同功能及对象的高端科研服务项目。
叶德全透露,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跟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另有几家企业将与中心一起建联合实验室。
优势互补推业界发展
叶德全以旧金山湾区企业与高校人员自由往来的科研生态环境为例,指出深圳也要建立这样的科研生态环境。叶德全说,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生态,这些年来,深圳在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福田建研发中心的两年多里,我感到福田区政府各级部门的工作效率是非常高。在深圳搞研发的效率,我个人感觉,跟国际上任何一个产业发达地区的效率相比,一点都不差。”
叶德全曾在上海张江高科工作过,他认为,在生物医药方面,上海张江高科、苏州工业园区以及杭州一些地方及北京中关村在成果转化工业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建得非常完善。“深圳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虽晚,但近两年发展速度非常快,丝毫不比当年的上海张江高科慢,加上与香港高校的科研结合,相信以后会以更快的速度取得更好的成绩。”叶德全的信心来自深圳对生物医药的重视,更来自深圳与香港的优势互补。“凭借香港的高等教育优势、深圳的产业优势,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原动力能够推动我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日前,首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大会在龙岗举行,大会以“创BT新生态 筑产业新高地”为主题,聚焦于生物医药产业的系统生态构建,汇聚政府、学术、产业、资本等多方力量,全方位助力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叶德全说,在生物医药方面,深圳各区各有优势,龙岗负责生物药开发,还有坪山、光明等区,福田也是政策探索区,“如果香港同事能够充分发掘这些优势,那么转化研究尤其生物医药方面的转化研究就会做得更好。这方面优势充分发挥起来,我们一点都不比长三角差。”叶德全说,早年深港在电子工业通信领域的合作已经体现优势了,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年也能够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出合作优势。(记者林丽青、陈彦洁)
(原标题《叶德全吁融合两地科研力量 深港共建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地》)
编辑 张克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晓泽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20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进行。东道主广东队获得第四名,担纲第一棒的男子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苏炳添结束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你知道“苏神”跑的是第几棒吗?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十五运会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现场,31岁的老将汪顺第八道出发,最终以4分14秒90的成绩强势夺冠,成为全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请问汪顺累计共斩获多少枚全运会金牌?
2025年11月17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仰泳项目男子50米决赛中夺金的徐嘉余选手代表的是哪个地区?
十五运开幕式上,智能机器人演奏的千年文物仿制品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