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的创新表达!舞剧《咏春》开启全国巡演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2-12-22 20:11
收录于专题:咏春

12月22日—25日,舞剧《咏春》将揭开神秘面纱,在深圳保利剧院连演4天,并自此开启全国巡演。

舞剧《咏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是一部地道的“深圳出品”“深圳制造”。

该剧主创可谓清一色的王炸: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担任编剧,国内舞坛“双子星”韩真、周莉亚共同执导,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

韩真、周莉亚同时也是“爆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缔造者。

作为“舞坛双子星”编导的最新力作,舞剧《咏春》创排之初,就引发了高度关注。

与《只此青绿》一样,《咏春》同样是一部关照传统的舞剧。

作为一门中国传统武术,2021年咏春拳正式入选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叶问更是一个强IP。近年来,以叶问为主角的电影不胜枚举。

但本次两位青年编导再次合作执导,众演员倾力共创的作品舞剧《咏春》远不止“叶问”那么简单。

韩真、周莉亚表示:“《咏春》将会带给观众一个全新的故事,不一样的咏春。”

新在何处?究竟哪里不一样?

12月19日,“南山保利艺术讲堂”之舞剧《咏春》主创导赏见面会上,两位编导揭开了谜底。舞剧《咏春》采用双线索叙事,一边是叶问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一边是拍摄《咏春》电影的片场中发生的故事。

在双线叙事里,观众能看到“叶师父”怀抱“咏春堂”的牌匾踏入群雄林立的武馆街,只为开咏春的一扇门;也能看到跨越近半个世纪的时空里,同样有人怀抱梦想奔赴山海,只为追寻心中那一束光。

“对我们这一代(80后)来说,认识咏春拳等中国功夫,大多是通过影视剧。” 周莉亚说,“因此,我们想到了以此切题。舞剧《咏春》以叶问为精神核心,同时也讲述了电影片场的造梦人如何追逐光,靠近光,用光去雕刻、塑造英雄的身影,虽然希望自己站在光里,但是最终照亮别人的故事。而现在的我们也离剧中90年代的电影片场有了30年的距离,其实我们剧组也是第三层精神结构,我们和电影人一同奔赴梦想,虽然时空在变迁,但我们追寻梦想、追寻光的精神今天依然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武林,少数人成为英雄,大多数人成为了照亮英雄的光。当无数个微弱的光点亮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光是由无数个平凡人组成的,英雄的形象也是由无数的平凡人塑造的。” 舞剧《咏春》助理编剧徐珺蕊说。

舞剧《咏春》中的功夫打斗内容也是备受期待的舞台高光。

五大功夫门派:咏春拳、南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将悉数登场,精彩绝伦的高燃打斗片段将由舞蹈演员呈现演绎。剧中叶问挑战四大门派的“打通关”更是持续18分钟多,演员几乎一直在台上进行高强度的演绎。

舞蹈与武术,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舞蹈讲究气口。武术讲究下沉、力道。如何通过舞蹈来表现武术,这也是一个挑战。”韩真说,“既有武术寸劲,又有舞蹈的韵律。”

“不同于舞蹈的呼吸,武术的呼吸更加短促,对体力的消耗更大。在舞剧中,演员在台上3分钟要做出成百上千个动作,对不同的门派要使出对应的不同招式,不仅是对演员的体力、更是对记忆力的极大考验。”舞剧《咏春》叶问饰演者常宏基说。

网络上,已有粉丝造出新词“武剧”来表达对《咏春》的期待。在这场舞与武相遇的艺术盛宴中,观众不仅可以深刻感受到“咏春”精神与舞剧碰撞的独特魅力,也将会被这部致敬平凡人的英雄故事所感动流泪。

舞剧《咏春》中,除了“咏春拳”这个非遗IP之外,还隐藏了一个宝藏非遗IP 。

作为深圳设计的代表性品牌,主打香云纱的见萩参与了舞剧《咏春》的共创。

如何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口说话”?以其为载体,呈现岭南大地的人文史脉,凸显“岭南文脉”。在《咏春》中,主创团队不断探索,以舞蹈呼吁对广东优秀文化保护、活化、传承。

作为深圳设计的代表品牌,见萩香云纱参与了《咏春》的共创。创始人邢莉莉作为该剧的香云纱顾问,为舞剧从香云纱服饰、道具、视觉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奇思妙想与支持。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香云纱”展现出新的生命色彩。亦让舞剧《咏春》通过艺术的表达,为“咏春拳”、“香云纱”赋予了全新的脉动。

舞剧《咏春》服装设计阳东霖说:“如何从服装设计的角度找到属于《咏春》这部剧的独特性,是我们这次服装造型的创作中一直探寻的。首先,我们极度克制,并且让每个人物都具有生命力。其次,与之相对的,武林宗师的服饰是统一且克制的黑,我们想通过演员的表演、舞美老师的配合让这个‘黑’变得五彩斑斓。最后,我们与见萩合作,见萩为我们舞台提供了大量专属的香云纱,这也是一种记忆的传承。”

“我们被香云纱制作过程的美感深深打动,剧中很多的场次用到了香云纱这个面料。香云纱在脱(浆)出来的时候,它其实很有一种土地的感觉、土地的意向。叶问去到香港之后,他对家乡佛山的追忆,可能也就在那件贴身穿着的香云纱上。一方面是展示非遗,一方是表达叶师傅的乡愁。”韩真说。

深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六个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 “深圳设计”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设计产业也日益成为深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创新驱动的有力抓手。见萩是深圳初生,并茁壮成长的本土品牌,2019年获得设计之都环球设计大奖的时尚类唯一金奖。在《咏春》的创作中,更是用“深圳设计”带来了精妙绝伦的舞台表达。邢莉莉告诉记者,之前舞剧或其他艺术形式甚少出现过“双非遗”的表达。这个创新是深圳对非遗传承的良好示范,也是深圳用艺术和设计推动非遗活化再生的生动实践。”

邢莉莉说,设计从业者不能满足于沿袭民族传统服饰的形制,所谓的“国风”更不是传统元素的堆砌和拼贴,“真正的‘中国设计’,在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内在力量的传递,能够对中国气韵进行当代化、国际化的表达。”此番参与舞剧《咏春》共创,邢莉莉说:“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到舞剧《咏春》这么一个深圳出品、深圳制造的作品当中,能尽一些深圳的设计力量,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在邢莉莉看来,舞剧《咏春》为香云纱带来了艺术的表达与升华,让这种古老的手工艺融入了更多艺术的形式和形态,带来了全新的脉动和认知。“之前舞剧或其他艺术形式中甚少出现过双非遗的表达,这个创新是深圳对非遗传承的良好示范,也是深圳用艺术和设计推动非遗活化再生的生动实践。”

这也正是舞剧《咏春》的难能可贵之处——融合了国家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力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形态表达。双非遗、双线索、双场景带来了两个时代同频共振,可谓本剧的最大亮点。

双非遗“咏春拳”与“香云纱”分别以主题和展现形式恰到好处地融入到剧情与舞台表现中。“戏外”深圳《咏春》剧组与“戏内”赴香港打拼的叶问的故事,两条线索在剧中并行展现、无缝切换,跨越半个世界的两个场景在舞台上旋转交替。追寻理想,追寻心中的那一束光,成为两个时代同频共振的基因和核心。

“这个故事由英雄而来,由追光者而展开,最终说的是理想。这与深圳的城市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编剧冯双白说。《咏春》塑造了“英雄”,但更致敬的是,平凡人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


(图片由演出方提供)


(原标题《舞剧<咏春>融合国家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 咏春拳*香云纱“双非遗”的创新形态表达》)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陈建中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