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元故事②元故事151期 | 清平古墟 “苏醒”了
晶报记者 张羽淳 统筹 马骥远 制图 胡椒枪
2022-12-22 11:19

12月初的一天,天气微凉,我搭乘地铁11号线直达沙井站。地铁车厢的窗,就如同相机里的取景器,将我不曾看过的风景记录在这城市的时光之间。列车到站,我带着期许与兴奋前往目的地——清平古墟影视小镇。我要奔它而去,去求证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从不是文化沙漠,清平古墟的变迁,就是一页生动的深圳历史。在探访清平古墟之前,我先来到了新桥影视产业基地的1号摄影棚,站在高达24米的1号影棚脚下,我内心竟充满了敬畏感。“我看见你了,等我下楼接你”。电话那边,是金鼠影业集团常务副总裁王心宁。我将在他的带领下,走进新桥影视产业基地、走进清平古墟,领略科技与传统的交融魅力。

过去,清平古墟是清代深圳地区重要的商贸交易区、货运码头,承载着深圳悠久的人文历史。今天,清平古墟成为宝安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通过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片区改造经验,以“影视+”为核心发展方向,在保护和修缮的基础上,活化百年历史文化遗产“清平古墟”。

沉睡多年的古墟,“苏醒”了。她作为集文化传承、数字创意、科技体验、文旅休闲为一体的“湾区文化会客厅”,重新融入了深圳人、宝安人的生活之中。

人间烟火气,传承数百年

夜色降临,当我走进清平古墟,我惊讶于深圳宝安居然有这样一座隐于闹市的小众古迹。夜晚的古镇在灯光的映衬下倒影湖面,与远处的高楼大厦形成强烈反差。你眼中的深圳如此年轻,但是深圳几千年历史,有的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清平古墟兴盛于清朝嘉庆年间,与观澜古墟、东门老街、沙头角老街并称深圳四大古墟,是广府唯一现存清代风貌的河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也许你听闻过、走进过,但你未必真正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与传统的村落有所区分,墟主工商,清平墟因永兴桥而兴,是清初逐渐形成的河墟,最早是当地人们集中易物、求医、祭神、朝会的公共场所,映照出的是深圳历史上最典型、最日常、最具有烟火气息的市井生活面貌。

我们面前的永兴湖现在虽然是一个池塘,但是它的前身是新桥河,新桥河曾是茅洲河的一部分。据清康熙年间编纂的《新安县志》记载,古时的新桥村,地处河海交汇交通要冲,南边是新桥河,北边是茅洲河,可谓地道的水乡。所以这里就形成了相对聚集的商品交换和贸易的一个地方。清平古墟正是新桥村曾氏家族创建的新桥墟,从清朝中期开始成为一个兴盛的墟市,原墟内有一条街市名为清平街,沿用下来,故称其为清平古墟。

负责古墟运营的工作人员黄智艳和我一边讲解,一边带我来到了永兴桥上。他指着桥说:“史上清平墟逢每旬一、四、七日为固定墟期,商肆百公都定期聚集在这里,交换物产、信息、文化,是乡土社会中最活跃的公共场所, 鼎盛时期,这里曾有100多家店铺,几十个行业,犹如“清明上河图”一般繁华。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推广农耕,新桥河截流,古墟不再通航,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墟市功能逐步消失,清平古墟也自然而然走向衰落,退回为最传统的古村落。”这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王建曾在《夜看扬州市》中云:“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清平古墟因永兴桥而兴起,位于新桥曾氏家族不耕之地。” 黄智艳说。永兴桥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深圳市唯一保存较好的三孔石拱桥。石桥,桥长足足有五十米,三孔桥洞,有五米的高度。桥身全用花岗岩的条石砌成,朴实大方,桥头的望柱上雕刻了小石狮。如果细心的话,还会发现在桥面正中间的栏板上刻有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的浅浮雕图案。作为基地清平古墟的标志性建筑,永兴桥见证了古墟繁华兴落的全过程,是古墟年代最久远、最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建筑景点,充满了繁华市井的烟火气息,承载了传统社会芸芸众生的人间缤纷。“我们现在会定期举办以‘清平墟市’为主题的集市活动,希望能还原过去那种商贸的盛况。”

“一间当铺,无数传说”,放眼湖岸老屋,一座高大的碉楼吸引了我的视线。它是清平古墟内最早的金融机构——广安当铺,也是深圳现存的唯一当铺旧址、宝安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末年的广安当铺,是深圳仅有的集仓储与防御于一体的碉楼式当铺。“古墟本来就是特别重要的商业场所,大家都有资金方面的交易需求,就出现了当铺。” 走进去,我看到墙上有不少洞口,我试图把手伸进去想象着古时交易的场景,墙壁上泛旧的壁画,有太白、锦鸡、松鹤等元素,是典型的广府建筑风格,建造工艺的精巧、讲究,足以可见清平古墟昔日的繁华。

我边走边拿手机拍下沿途的风景,当我把手机对准两座并联着的巨大圆形建筑,它们在静谧的夜色中安静伫立,与夜空中疏朗的星星相互辉映,真是无法言说的美。黄智艳说,这两座建筑就是宝安四大粮仓之一“新桥粮仓”。粮仓是典型的土圆仓形态,容量大、坚固,用于存放村民上交的公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桥人用勤勤恳恳的耕作填满了硕大的粮仓,是新桥现代农耕文明发展的重要印记。现在,它已改造升级成清平古墟电影展览馆。

“我们对粮仓在保持原有样貌的基础上,分别修缮升级为阶梯剧场(左仓)和电影艺术展览馆(右仓)。”走进仓内,我看到这里陈列展示有多个国家、不同时期的老胶片电影放映机,展示墙上详细介绍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经典《大众电影杂志》、电影油印海报、场景道具、幕后剧照等珍贵、丰富的电影藏品,在保持原有样貌的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永兴桥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是深圳市唯一保存较好的三孔石拱桥。

“网红”景点,大隐于市

改造不仅发生在新桥粮仓。 2018年,在深圳宝安区委政府的推动下,清平古墟引入影业产业,着力打造“影视+文旅”的特色文化街区。曾经这里只是本地人一个有些荒废的“后花园”,渐渐淡出大众视野。如今焕发新颜的清平古墟,摇身一变成了文艺小资打卡的“宝藏地”,也成为了各大影视剧组争先取景的拍摄点。

王心宁指着眼前这栋楼告诉我,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栋楼就是按照广府风貌改造复原后的效果。我看到牌匾上面及两侧瑰姿艳逸的花鸟珍兽浮雕、牌匾下浅棕色的门板和镶嵌其中的压花玻璃以及两旁悬挂的红灯笼,仿佛置身于古老的街巷胡同里。“你能想象它改造前就是一座废弃的危楼吗?”原来古墟内存有不少民居危楼,经过一番修缮改造,它们也得到了创意利用,现在成了工作室、咖啡店和复古花店,这里将要打造成为面向年轻人的网红打卡点。”王心宁说。我们继续走着,当我来到一栋极具广府文化特色建筑脚下,王心宁停下步伐,“它原来就是铁皮顶,一刮台风都能把它刮掉,曾经这里都围着警戒线,让人不要靠近。像这样的危楼比比皆是。”

2018年,金鼠公司与新桥街道签订合作协议,启动清平古墟项目的规划开发,按照《关于推进城中村历史文化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综合整治试点的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对古墟进行空间有序划分和风貌上的修缮保护,提升清平古墟园区的综合风貌环境。如今经过一期改造后的古墟已初具规模,古韵新生,旧时繁华墟市,今朝影视小镇。在小镇里,随处可见的多个建筑外墙增加了影视元素,可以感受到百年古迹与现代建筑在同一时空的碰撞。遵循着“修旧如旧、活化复兴”的理念,清平墟的苏醒不只是局限在空间上的修缮改造上,还有切实发生的产业置入所带来的创意活力。

王心宁指着一家商铺笑着说;“这家店之前还出圈了!”原来今年,由黄渤、梅婷主演的电视剧《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经基地推荐来这里取景,之后梅婷也成为了“钵钵鸡”的回头客,他们在这儿就餐的视频曾传遍自媒体平台,不仅带火了这家小店,也让全国人知道了深圳有一个清平古墟。

2022年元旦期间,金鼠影业与美树文化联合百老汇制作团队联合出品的大型沉浸式合家欢古镇音乐剧《寻梦探险家Qingping》,将清平古墟的历史场景改编重现,层层代入到观众面前。演出串联起了清平古墟的广安当铺、永兴桥、新桥粮仓、米机场等历史文物场景。探险家们还会进行学习典当、坐花轿、磨米浆、学武术等互动,玩趣十足。

“我们的目的是把整个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去激活古墟的创新活力,将影视产业跟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成最具人文历史氛围的城市文化名片。”王心宁说。

在深圳市宝安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清平古墟先后成功举办了多届文博会分会场、宝安区民俗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并荣获多届文博会优秀分会场奖和首届深圳文化口碑榜·年度文化品牌等荣誉,并创办了清平墟市、沉浸式音乐剧《寻梦探险家Qingqing》、年潮节、迷影社等特色IP品牌活动,其中与新桥街道办共同策划的“跟着电影学党史”沉浸式影视体验路线,把一出出经典的红色影视剧目搬至台前,体验生动党史教育的同时感受影视工业的幕后魅力,项目为新桥街道党建创新案例之一,在2021年深圳市“党建杯”机关创新创优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同时代表宝安区参加第九届广东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并荣获该决赛机关党建类三等奖。

截至目前,基地举办各类文化体验活动340余场,形式涵盖产业交流、艺术展览、戏剧表演及公益性的观影沙龙、论坛讲座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魅力与传统文化相交融的产业集聚中心。2021年基地正式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并在2022年度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考核评估工作中,成为宝安区获得认可与嘉奖的两家市级产业园区之一。

如今,清平古墟已被打造成深圳西部的影视产业集聚高地,多家影视公司在此落址入驻,清平古墟以一张集历史文化、休闲娱乐、艺术创意、旅游商业于一体的新名片将再现三百年前的锦绣盛景。

晚风吹过来,新桥的夜色,绚丽明亮。“秀水蓝天共一色,桃花源里燕早归”,一阵耳轻柔的歌声在耳畔回荡。这里是宝安的明珠,是深圳的“清明上河图”。

▲"1号影棚"是广东省首座投入使用的数字化专业摄影棚,投入使用两年以来,已有16部影视项目入驻拍摄。

影视基地辐射大湾区

我的探访还没有结束,王心宁带我回到1号影棚。它是广东省首座投入使用的数字化专业摄影棚,能够提供实景、棚拍和专业化的收音、剪辑、后期以及剧组的后勤保障等。影棚内,置景人员在忙碌地搭建着。“这是今天新进的组,正在搭建他们将要拍摄的场景。我们现在所在的1号摄影棚整个高度有24米,符合8k标准拍摄需求,能同期录音,另外摄影棚在声学设计上,采用双层隔音效果处理,你看我们的墙体那么厚,经过专业的声装设计,当两边专门定做的电动门全部关完之后,外面宝安大道的车流声,各种施工的声音全部听不到,室内背景噪声限值达到NR-35,都不会影响到棚内的同期录音。”王心宁满眼自豪地向我介绍着。

摄影棚投入使用两年以来,已有16部影视项目入驻拍摄,包括《我和我的父辈》《女士的法则》等,至目前为止,园区入驻企业共计50家,其中影视文化企业35家,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聚。未来,基地还将建设10座数字化专业摄影棚,以及拍摄配套和全流程摄制服务等,打造成影视高新制作园区。

参观完1号影棚之后,王心宁又带我参观了置景道具间、影视设备间、特效制作间、初剪审片室、实景拍摄区和影视工作区等,配套拍摄设备设施一应俱全。当我来到金鼠影业的办公区,经过介绍得知,原来看似最平常不过的办公场景,在规划和设计上也“别有用心”。“我们是按照影视剧拍摄的标准来装修的,这样任何剧组过来,经过一番简单的装饰即可直接使用,所以,不要小看我们的办公区,它也是基地很重要的配套拍摄场景,在这之前,已经接待了多个剧组在这儿取景。”来到会议室,王心宁跟我分享了新桥影视产业基地的第三个板块——影视产业配套综合体。

作为影视产业的集聚平台和集中配套区,影视产业配套综合体包括湾区影视金融中心、影像科技中心、演艺中心、影视博览馆、版权交易中心、创意培训基地、艺术创意工作室。同时,影视孵化中心旗下还设有独立的影视基金和各类孵化器,扶持孵化优质的影视项目及青年导演人才。

“以前,影视剧组来深圳拍完外景就走了,但如今新桥影视产业基地能让他们留下来,能把宝安区很多产业链全都带动起来。所以它不仅仅是提供拍摄场地,我们要做的是涵盖内容孵化、影视制作、影视发行、影视投融资的影视产业生态体系,为全球影视制作团队提供一流的硬件设施及全流程拍摄服务配套,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影视产业枢纽中心。”王心宁期待未来影视基地的产业模式将覆盖到东莞、惠州、佛山,甚至整个大湾区。

新桥影视产业基地的启用,是宝安对标“先行示范”要求,不遗余力推动文化事业特别是影视产业发展的成果之一。如今的宝安区影视产业发展氛围越来越浓厚,产业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内涵式的文化发展道路。

依托50公里滨海岸线资源、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以及影视、创意等文化产业基础,宝安大力促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除新桥影视产业基地以外,F518创意园、iADC国际艺展中心、松岗琥珀(国际)交易市场等一批具有“宝安文化辨识度”,服务优、产业链全的文化产业园正在迅速崛起……宝安围绕“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高地”,将城市发展与产业特色,美学与空间完美融合,通过“文化智造、数字创意、文化+”等新业态的创变,宝安历史文脉传承及文化发展正次第呈现。

并非尾声:

临别之时,我再次回望夜色中的清平古墟,以影视产业为基础,影视体验为特色,象征着技术文明成果的影视与传统文化在此交融共生,产业集聚带来的活力,使它承载着古村意象,又享有现代有机活力的文脉,它不仅是宝安的地标,更是一座历史名城的新资产。

(原标题《元故事 | 清平古墟 “苏醒”了》)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克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晶报记者 张羽淳 统筹 马骥远 制图 胡椒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