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心向党·振兴有我 | 漳溪乡工作队:从宏观上规划,在微观里帮扶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河源日报记者 钟文俊 通讯员 桑晓 张敏
2022-12-21 18:00
摘要

今天推出第五期“振兴先锋”工作队,深圳市驻河源市东源县漳溪乡帮镇扶村工作队。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年度,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以下简称“深河指挥部”)在深圳对口帮扶各驻县工作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深河公司以及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支医支教”队伍中开展了“深心向党·振兴有我”党建活动,遴选出10支“振兴先锋”工作队、10名“振兴先锋”、10个优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和15名“帮扶先锋”,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对口帮扶工作。  


深河指挥部联合深圳特区报、河源日报,对获评“振兴先锋”工作队、“振兴先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和“帮扶先锋”的帮扶队伍、先进人物、典型项目进行系列报道,推广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基层党建品牌和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深河帮扶案例”。以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基层党建成为乡村振兴“红色引擎”和对口帮扶“动力核心”,不断推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天推出第五期“振兴先锋”工作队,深圳市驻河源市东源县漳溪乡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漳溪帮扶工作队)。  

驻漳溪帮扶工作队由深圳市委统战部、深圳市委台办、深圳出版集团等联合组成,工作队进驻一年多来,充分链接后方资源,发挥各帮扶单位的优势,从宏观上,为漳溪制定帮扶计划和编制镇域规划,从微观上促当地产业发展、教育提质,为漳溪乡乡村振兴百年大计奠定良好格局。

深圳统一战线“深河同心”助学助困基金捐赠仪式。

规划超前 帮扶跟上

结合对口帮扶“八项工作职责”和帮扶工作实际情况,帮扶工作队所到伊始,请认真调研,并起草了三年帮扶计划和乡村振兴五年帮扶规划,坚持让规划走在帮扶前头,运用系统化思维来探索解决结构性难题,找对找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工作队队长杨洋告诉记者,漳溪乡三年帮扶计划和乡村振兴五年帮扶规划的核心内容和目标是:漳溪乡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逐步完善,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全乡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全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到2023年,畲族文化资源有形、有物、有人气,玫瑰、辣椒种植规模争取达到1000亩,玫瑰系列产品形成线上线下销售规模,形成畲族玫瑰品牌。

漳溪辣椒收获了。

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持续提升,返贫致贫现象动态清零,坚决守住不出现规模性返贫底线。畲族风情街和玫瑰、辣椒种植加工产业初成规模,形成两者初步联动融合规模,区域品牌力、影响力、吸引力小有成绩,风情街有固定人流规模,玫瑰、辣椒产业实现稳定收益。

推动漳溪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漳溪是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组多次深入各村监测对象家中调研走访,实地了解监测对象实际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排查监测风险。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争取社会资源及时援助。

走访发现,当地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为此,工作组推动深圳市委统战部等单位定向捐款150万元人民币成立“深河同心助学助困基金”,对全乡优秀师生进行奖励,并对困难学生进行精准帮扶。

且在调研中,工作组发现,全乡中小学的老师普遍年龄较大、知识结构不足、教学方法和技能偏弱,便想在此方面强短板补弱项,在深河指挥部和东源工作组的协调下,从深圳引入五名高级职称的退休老师驻点漳溪民族中学支教,分别有音乐、数学、美术、物理等专业,为期三个月。整个支教期间,五名老师尽心尽力,在教学、技能、教具和方法上给予当地学校很多支持,据当地师生反映,支教效果非常好。针对部分小学校舍陈旧、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工作队也从有限的工作经费中调剂十万元,捐赠500套学生课桌椅,为全乡小学进行整体更换。

玫瑰产业闪耀漳溪

经过一年多来有规划有举措的大力帮扶,目前,漳溪乡的乡村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玫瑰与辣椒的产业化发展方面。

漳溪日光村玫瑰产业基地。

漳溪日光村玫瑰育苗。

持续做强漳溪玫瑰品牌,在日光村玫瑰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在下蓝、中联、井贝等村推广玫瑰种植,实现全乡玫瑰产业规模化提升。

漳溪乡日光村玫瑰产业最早于2019年由村委和种植公司试种,聘请当地村民种植管护、提高种植技术及保底收购贫困户采摘的玫瑰花,带动贫困户增收。2022年在驻镇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已投入帮扶资金近千万元,扩大种植面积330亩,建设日光玫瑰花宿,玫瑰加工厂,拍摄玫瑰宣传视频和建设东源农产品销售系统。当年幼苗亩产鲜花可达约50公斤,第二年亩产鲜花可达100公斤, 第三年亩产可达300公斤,第四年开始进入丰产期亩产鲜花可达500公斤。到达丰产期后,预计可为村集体带来21.5万元的分红。综上两项,日光村集体直接收入可达53.5万/年。间接带动漳溪社会人员劳动收入268.75万元/年,同时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60人。

杨洋介绍,漳溪玫瑰产业技术已获得八项专利,目标五年内自营 2000 亩以上,带动村民自种 8000 亩。最终成为玫瑰系列产品的原料供应商。

与此同时,工作队还从深圳引进一家蔬菜种植企业落地井口村,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为村民增加20个工作岗位。在下蓝村推广高价值精品红薯种植,并计划引入一家大型红薯深加工企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队还设计“漳溪畲族优质农产品”质量认证标签,以提升全乡食品安全和品牌建设水平。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原标题《深心向党·振兴有我 | 从宏观上规划 在微观里帮扶 漳溪乡工作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河源日报记者 钟文俊 通讯员 桑晓 张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