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者,正青春!
在深圳这座造梦之城
不燃怎么YOUNG?!
这里有用创造力改变世界的科创大神
有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政务专家
还有专利拿到手软的行业先锋……
他们的面孔够YOUNG
他们的灵魂够不一YOUNG
榜YOUNG 2022造梦季 高能来袭
别眨眼!
穿梭在漆黑的隧道中,徐文涛像是地铁轨道的“调音师”。
深夜子时,深圳地铁结束了一天的运营。而在几十米深的地底下,徐文涛仍在幽深的轨行区内检修着信号设备。一步一步地走,一个螺栓一个螺栓地检查,1个,2个······100个······1000个,六年如一日。
从一名普通的检修员,徐文涛一步一步走到了如今的助理工程师,这条路并非那么容易。
“做事要做好,更要做细,有耐心。”徐文涛一边检查一边说道。在工作以来的这2190天里,徐文涛因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在2020年12月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个人第三名,被授予“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等称号,书写着当代地铁人的榜样之路。
“刚来的时候还非常好奇,下到轨行区四周都是黝黑的隧道,我就一边壮胆一边摸索着往前走。”
直到现在,徐文涛仍然清晰记得第一次走轨行区巡视设备的画面。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出身的徐文涛,2016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深圳地铁,成为深圳地铁上的一名基层信号专业人员。作为一名地铁信号检修员,徐文涛整日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白天,他在办公室查看辖区地铁信号系统设备;隔天的晚上,他还会下行至轨行区检查设备。
徐文涛检查6支信号设备电缆
为了确保地铁信号设备的稳定运行,轨行区的设备检修是重中之重。
从设备的稳固情况、线缆的接触情况、设备运行状态、再到设备参数相关的数十项内容检查,从外部环境到内部元器件全部检查完,这趟行走二三公里的检修才算完成。
身上穿着厚重的胶鞋,背着重达十几斤的工具包,而这不是他要面临的唯一困难。从站台层穿行到隧道,是空气中混杂着阵阵水泥味和金属味,闷热扑面而来的高温也在考验着这个初出茅庐小伙子的意志。
“确保地铁里的信号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很多零部件调整后的缝隙要精确到0.5毫米,甚至扳手用力几牛,这些小小的细节都是影响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这对把控的人来说非常考验手头的“调整功夫”。这是徐文涛第一次真切地领悟到,地铁信号工作必须谨慎对待,即使一条不起眼的螺母,都会关乎着地铁的安全。
徐文涛正在工作室焊接考评平台板卡
“怎么样可以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缩短发现故障的时间?”他沉下心来,仔细思索着这个命题。他不断对着检修复盘工作流程,努力优化技术。终于通过数百次的尝试,他提炼出了一套独特的故障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操作设备的次数来判断故障点,通过“听”设备的声音判断故障范围。“其他人可能需要花上5分钟,我们只需要一半的时间。”
徐文涛觉得信号检修像是地铁里的“调音师”,俯身去倾听每一个设备,就像校准黑白琴键,只有音调精准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
6年的检修经历,也让徐文涛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精检细修的背后,是超出常人的磨练和积累。带着精益求精的干劲,他时常扎进资料堆里,争分夺秒地研究设备原理,攻关专业知识技能,整理更新了《信号系统关键设备故障处理技巧》《鼎汉电源屏系统视频课件》等30余项培训资料。有了一定技能知识储备的徐文涛开始不满足于日常自学,开启了自我挑战之路。
一排排闪烁的信号设备以及几台并排记录着实时地铁信号系统设备的电脑。硕大的办公室被严格分成了不同分区,徐文涛白天也会穿行在这里,对所有的设备数据进行巡检,“打起十二分精神是必须的,电压、电流、曲线等微弱变化都可能引起设备故障,因此不能出丁点差错。”
大到整个地铁信号系统,小到一个电流,徐文涛每天都要检视和巡视辖区里的数百个信号设备。从2016年到现在,徐文涛一直检查了2000多天,“任何细枝末节都不容忽视,这是维护深圳地铁安全运行重要的一环”。
徐文涛在进行设备检查
经验来自于无数次的锻炼,起初的徐文涛对于实操内容并不熟练,为了提升自己的技术,徐文涛抓住一切锻炼技术的机会。“刚毕业什么都不懂,我经常是花了很多的下班时间反复学习原理,熟悉电路图,一点点由浅入深慢慢掌握这些。”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技术比武”,都能看到徐文涛的身影。他先后参加“技术比武”20余次,一路过关斩将,荣获一等奖14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4次,经过不断沉淀积累,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技术能手。
对徐文涛意义最大的比赛,则不得不提到2020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后简称国赛)。
“那是全国性的比赛,虽然赛前有培训,但是培训时间比较短,只有两三个月。”为了比赛出更好的成绩,每天培训结束后徐文涛还会复盘内容。
除此之外,徐文涛还利用休息时间对实训场进行国赛考评平台的模拟搭建,为最后的冲刺训练提供了更加完备的硬件设施,“当时没有设备,我和队友只能根据现场的情况画线路图改造,一次次的练习。”临近比赛,为了保持操作时候的手感,徐文涛把简易的设备搬到了比赛备战时的酒店里,为最终的比赛准备。在设备不足、经验不够的情况下,徐文涛独自一个模块一个模块进行反复调试,比赛中最终他荣获个人第三,并且帮助获公司获得团体二等奖。
徐文涛在第十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的比赛过程
“成功了!我们突破了深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取得的最好成绩!”颁奖典礼现场所有人员无一不欢呼鼓掌,而他本人也因此被授予“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近年来,徐文涛凭着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过硬本领,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全国维修能手、深圳市技术能手、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但他个人却十分谦逊,“看到每一趟车都安全地载客运行,就算工作再辛苦也觉得值了。”
2022年7月,深铁运营通号中心成立信号技能大师工作室,徐文涛担任负责人。由他搭建的通号中心第二代培训考评平台如今已具备专业赛事平台的大部分功能,大大解决信号培训基地的短板。
徐文涛正在讲解转辙机内部结构
同时,徐文涛也兼任深铁运营国赛教练员,将检修信号人的这一份技能和责任继续传承下去,累计授课人次超过2000人次,渐渐的他成为大家眼中的“青年榜样”。“以前我都是拎上包就闷头干活,现在做事前会考虑团队的分工等问题。”一个人的努力,延伸成了一群人的努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跟随徐文涛一起钻研技术。
徐文涛正在课堂上辅导学员
在岗位上工作多年,两班倒、全年无休已经成为徐文涛的生活常态,“我老婆总觉得我是一个工作狂,现在她怀孕了,我陪她的时间也只有一点点。”提及家人,徐文涛总是充满愧疚。这份对家人的愧疚,在深圳的“热情款待”中得到一丝慰藉。
徐文涛作为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从申请公租房到干部体检再到未来的孩子入学,深圳的一系列优待政策都在向他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敞开大门。
“我老婆很快就生了,再过一阵等宝宝长大,在深圳可以享受政策更便捷的入学。”徐文涛表示,深圳的开放和包容的政策也是吸引他留在深圳的原因之一。
扎根深圳6年,和大多数在深圳奋斗的工作者一样,来自广西的徐文涛不仅收获了自己的人生,见证了深圳地铁的不断更迭,更看到了地平线之下深圳崛起的别样风景。“这几年深圳变化很大,日新月异。我看到科技在更新换代,所以我们也要不断的前进。”对于未来规划,徐文涛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勇于创新继续前进。
(部分素材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