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行的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上,深圳提出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发展目标: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近日,深圳市主要领导在接受广东卫视采访时,详细解读了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的具体谋划,那就是加快建设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消费中心、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
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是深圳对过去的经验总结,更是奔向全球科创高地最强音。科技和产业创新是深圳经济发展最鲜明特色,也是深圳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动力。过去四十多年,深圳经过多轮产业转型升级,每一轮产业转型升级都实现了经济发展动能转换,而每一轮产业升级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支撑。在全球创新坐标系中,深圳要建什么样的科创高地?
在小政看来,深圳要在摸清科技创新实力的基础上,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明确自己的科技创新目标、路径和抓手,营造适宜科技创新的“雨林生态”。
实力:深圳在全球科创中心中综合排名第12位
深圳科技创新实力有多强。我们从近期公布的一个榜单可以看出来。
11月27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GSTICI2022)发布,深圳在全球科创中心中综合排名第12位,在国内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而从单项指标来看,深圳的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排名全球第5位、中国第一,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排名全球第9位、中国第三。值得关注的是,在高被引论文发表量上,深圳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共同入围全球30强。
实际上,在国际上评价科技创新实力有几个重要的指标。
R&D经费规模和R&D经费投入强度是国际上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活动规模和创新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2021年,深圳全社会R&D经费投入1682.15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占GDP的比重)5.49%。从全国来看,深圳R&D经费总量位列北京、上海之后,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深圳R&D经费投入强度5.49%,实现连续七年攀升,且这一数据仅位于北京之后,稳居全国第二位。
专利授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科技创新实力。统计数据显示,深圳PCT国际申请量已连续18年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指出,东京以超3.1万件的PCT专利产出规模形成巨大领先优势,深圳以20143件排名其后,其中华为以6694件专利产出多年排名世界企业榜首。
深圳科技创新实力强,其最核心的就是企业创新能力强。一直以来,深圳“6个90%”的创新“密码”为人所称道——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截至目前是,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2.1万家,稳居全国城市前二。深圳不仅有一批研发能力强、研究基础好、知识产权充沛的民营科技企业成为行业“龙头”,而且是中国“独角兽”企业的主要聚集区,培养诸多具有创新活力和良好的成长潜力的“专精特新”企业。在工信部2022年中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上,深圳入围企业达到276家,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深圳还建设了一批科研机构和研发平台,培养、招引了一批高精尖人才,持续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投入。近年来,深圳大力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全职院士86人、高层次人才2.2万人,引进海内外高精尖缺团队251个,留学回国人员超过19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超662万人。
目标: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具体的部署,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深圳进一步强化落实,提出了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的深圳,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强最优,要建设什么样的科创高地?
首先厘清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
美国《连线》杂志在提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时认为,构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要素至少包括了四个衡量指标:①科研机构——地方高校及研究机构培训熟练技术人员或开发新技术的能力;②重要企业——对专业知识技术和经济稳定影响重大的知名公司及跨国企业的存在状况;③创业情况——人们创业的积极性;④风险投资——获得风险资本的可能性。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指数2022》(GSTICI2022)也提出建议,未来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拉长板,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育卓越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一要切实厚植卓越创新人才成长土壤;二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主体;三要加快培育科技“引擎”企业;四要深化以成果质量和价值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改革;五要构建高水平开放创新新格局。
放在全球坐标系中看深圳,建设科创高地既有优势也有短板。深圳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明显,产学研融合走在前列。但是深圳历史上缺乏科学研究的大院大所,基础研究能力有待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也有待提高。
目标明确了,头等大事是什么?在小政看来,就是深圳要继续厚植创新沃土,营造适宜科技创新的“雨林生态”。不久前,著名科学家颜宁从深圳市主要领导手中接过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聘书,正式开启在深圳实现她的“第三个梦想”的征程。而在颜宁之前,已有许多顶尖人才选择深圳。数学家埃菲·杰曼诺夫全职加盟南方科技大学,沈向洋、高文、徐扬生、李泽湘等不约而同相聚深圳,“老友记”传为佳话……全球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汇聚深圳,看中的就是深圳适宜科技创新的“雨林生态”,而这也是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头等大事。
路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小政看来,深圳要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在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整体效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和人才引领驱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首先就是要围绕产业发展搞科技创新。
《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披露,到2025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增至5.5%-6%,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5.5%-6%。规划还明确了“20+8"技术主攻方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认为,深圳“20+8”产业政策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最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樊建平认为,“20+8政策”体现了深圳现有的产业基础及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反映出深圳近年来前瞻布局科学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等方面的进展,将进一步巩固深圳“创新之城”地位。
其次就是要增强科技创新的能力。
《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主要任务,包括:
建设“四个平台”: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
强化“四大支撑”:强化由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四大支撑”组成的战略科技力量;
实施“十大行动”:包括基础研究“夯基行动”、关键技术“攻坚行动”、成果产业化“加速行动”、科技金融“融合行动”、创新人才“汇聚行动”、四链衔接“畅通行动”、开放创新“拓展行动”、科学文化“厚植行动”、改革创新“深化行动”、法治建设“保障行动”。
更重要的是营造适宜创新的生态。
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资源。首先就是加快建设教育高地,目前深圳已经有15所高等院校,正在加快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围绕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需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建设,培养更多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人才。其次,深圳正在全力加强招才引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把建设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卓越工程师等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构建全方位、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搭建一流干事创业平台。
资本要素也是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11月8日,“深圳创投日”启动大会。今后每个月的8日,都将是“深圳创投日”的重要活动日。深圳创投日的设立,可以有效发挥联结资本市场、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化与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的合作,促进高水平技术、高层次人才与创新资本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在深圳,产业、资本、人才、创新资源不断集聚
一批跨地域、跨领域的综合性国家科学平台先后落成;
一批龙头企业开放资源,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一批优秀企业家、投资人、科学家和青年才俊共聚深圳创新创业……
深圳正加速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原标题《前沿观察 | 在全球创新坐标系中,深圳要建什么样的科创高地》)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连博 三审 王平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00:15
清平古墟文昌塔的日落盛景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 月 2 日拍摄于广东深圳宝安沙井街道的清平古墟。画面中,夕阳缓缓西沉,柔和的光辉洒在古老的文昌塔上,塔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周边的现代建筑、葱郁树木相映成趣,尽显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绚烂的秋日黄昏画卷。#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01:01
清平古墟国潮风,汉裳雅韵展新容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10月2日,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清平古墟热闹非凡,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在此精彩呈现。活动现场,身着汉服的表演者于舞台之上优雅起舞,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古老的墟落与国潮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出别样的魅力,尽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与时代活力。 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活动于10月1日-8日焕新登场,邀市民共赴跨时空文化盛宴。活动还融合墟市烟火气,联动古墟商家开展开展优惠活动。#双节在深比心祖国##读特小记者#
【图片动态】
不得了,不得了!10月1~2日利哥群星演唱会(达州~宣汉~巴人广场)黑龙、陈雅森、赵鑫、雪十郎、大壮及众多大网红:金美希(唐艺首席大弟子)、李青青、大洋芋、梦想山妹、云南顶呱呱(南瓜)、世界模特选美中国区冠军刘晨、甩尖子团队、涪陵黄大仙团队、贵州小伟哥团队、二妮(雪茄哥大徒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