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1+1>2!香港学者:港深强强联手,共建国际金融中心群
香港商报
2022-12-13 14:36

一个奇迹之城,和另一个奇迹之城相遇,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

深圳河以南的香港,是东方之珠、亚洲国际都会、购物天堂;深圳河以北的深圳,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客之城、设计之都;

今年9月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2)”中,香港和深圳均跻身全球第四位和第九位,再次巩固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地位。

今期指数还对113个金融中心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深圳继续稳居全球第七名,香港亦同样排列前十。

香港和深圳,用各自的实力去缔造一个个奇迹,但如果将港深“相加”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的答案是,那会是一个实力强劲的“国际金融中心群”。

一加一,真的可以大于二。

双体系强强联手

发挥独特优势

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群”,肖耿向香港商报解释道:“过去我们的概念就是,国际金融中心只能在一个城市,但是现在有数字金融,而且金融科技非常发达。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上是有两套金融体系,一套是香港的以港币为基础的离岸金融体系,在内地还有一套是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在岸金融体系,(港深)有一种可能就是可以共建国际金融中心群。”

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香港处理全球约75%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资本市场逐渐成为内地企业重要的境外融资中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内地企业在港上市数量达1370家。去年,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更首次公开募股(IPO)集资总额为422.97亿美元,居全球第四位。

而在2018年,港交所推出香港回归以来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允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产业公司和在海外已上市并寻求二次上市的大中华及国际公司在港上市。

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曾形容为“改变了港股市场的DNA”,自改革实施以来,已有200多家新经济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其中内地企业占178家,推动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在‘一国两制’的情况下,香港是完全开放的,也非常国际化市场化。香港像一块吸铁石,从国际市场还有全球工业来讲,很容易融入到其他经济体”,肖耿如是形容。

那么一河之隔的深圳又有什么优势,肖耿表示:“深圳刚好在外循环和内循环衔接的地方”,深圳河以南就是外循环,以北就是内循环,“内循环和外循环之间是需要衔接的”。

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和先行示范区,深圳以金融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与北京、上海并列为内地金融城市“第一梯队”。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曾在采访中提到,深圳金融增加值增速居一线城市首位,近两年平均增速8.3%,今年首三季度增速达8.7%,高于全国(5.5%)及全省平均水平(8.3%),占同期GDP比重达16.2%。而近三年,金融业税收保持在深圳全市总税收的四分之一,居各行业首位。

如果说,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主要发挥离岸市场优势,深圳作为内循环体系,则主要是发挥吸引内地人民币资源优势,为人民币的交易、投资、支付、结算创造巨大需求。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规模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人民币在深圳跨境本外币收支占比亦提升至47.5%,成为深港间第一大跨境支付货币。

“深港之间如果能够深入合作,就可以一起来共建内外循环紧密衔接的国际金融中心群”,肖耿如是说。

在金融科技领域

迸发新活力

港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双引擎”,在香港回归祖国的这25年间,早已在方方面面形成合作无间、强强联手的关系。

尤其是在金融领域,“深港通”自2016年12月5日正式启动以来,截至今年9月,累计交易金额已达54.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深股通累计交易44.3万亿元人民币,港股通累计交易10.5万亿元人民币。

“跨境理财通”在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试点逾一年,据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披露,截至今年10月19日,大湾区内地试点银行累计开立“跨境理财通”业务相关账户50167个,办理资金跨境汇划15.61亿元人民币,当前以深圳地区开通“跨境理财通”的业务量在整个大湾区占比近四成为最高。

在产业合作方面,据广东省政府数据,截至今年4月,前海合作区累计注册港资企业达1.19万家,而在去年,前海合作区在地港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56%,实际使用港资占前海实际使用外资93.8%,包括汇丰、恒生、东亚、周大福、港铁等一批知名港企纷纷落户前海。

对此,肖耿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背后的实体经济主要是在大湾区,所以对深港合作就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如果没有深圳还有大湾区的支持,那么香港的实体经济就比较空洞化了。”

肖耿续指,深圳有非常雄厚的供应链和研发能力,人口亦已经远远超过香港,“所以深圳在数字化的情况下,很容易跟香港配合。”

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金融科技专项排名中,香港与深圳双双冲进全球前十名,充分彰显这两座城市在金融科技领域中正在迸发新活力。

目前,香港有逾600间在不同领域发展的金融科技公司,包括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实验室、8家虚拟银行、4家虚拟保险公司和1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此前,特首李家超亦在其发表的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到,未来将不断提升香港的金融科技竞争力。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对香港金融业的变革发表见解:未来香港金融业的最大增长潜力,将在于金融科技。

而深圳更是内地最早关注和支持金融科技发展的城市之一,至今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包括深圳落地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院;作为全国率先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城市,深圳不断创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现时已有超130万个应用场景;稍早前结束的第24届高交会上,多项来自深圳的金融科技成果闪亮登场。

“深圳的实体经济非常强大,而且通过数字经济可以很容易和全球的供应链紧密联系在一起”,肖耿说道。

有学者认为,目前而言,只有分别代表欧洲经济和北美经济的伦敦和纽约,可以称得上是“全球金融中心”,但若把香港与深圳两地的金融业增加值、金融市场、金融总部机构等指标“简单相加”,则在不少金融领域都能超过伦敦与纽约。

对此,肖耿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地理上深圳的河宽度大概只有50米,“港深就应该是一个城市”,所以两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分开来看都会是不平衡,但若果相加来看,就有条件可成为“实力超强”的“全球金融中心”。

(记者 杨颖婕 视频 赵师越)

(原标题《有片|1+1>2!香港学者:港深强强联手,共建国际金融中心群》)

编辑 连博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郑蔚珩 三审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