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终盘点·人物定格|戈尔巴乔夫
读特融媒实验室
2022-12-28 00:10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前苏联政治家。生于1931年,1985年3月起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89年5月至1990年3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在1990年3月至1991年12月期间担任苏联总统,他是苏联历史上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1991年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主要从事社会和文学活动。

当地时间2016年6月12日,俄罗斯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举办颁奖仪式,表彰艺术家、科学家和学者,纪念俄罗斯日。戈尔巴乔夫出席。(图源:视觉中国)

人物生平

1931年3月2日

戈尔巴乔夫出生于苏联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普里沃利诺耶。

1946年

戈尔巴乔夫加入苏联列宁共产主义共青团。

1950年

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共产党预备党员。同年,戈尔巴乔夫免试入读莫斯科国立大学,研读法律。

1952年

戈尔巴乔夫正式加入苏联共产党。

1953年9月25日

戈尔巴乔夫与大学同学赖莎·马克西莫芙娜·戈尔巴乔娃结婚。

1955年

戈尔巴乔夫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国立大学毕业,随后开始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工作。

1961年3月

戈尔巴乔夫成为斯塔夫罗波尔市第一书记。

1969年

戈尔巴乔夫被选入苏联最高苏维埃。

1970年4月

戈尔巴乔夫被任命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第一书记。

1971年

戈尔巴乔夫进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972年3月

戈尔巴乔夫被苏联时任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授予十月革命勋章。

1980年10月

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员,是当时该机构最年轻的成员。

1984年2月

戈尔巴乔夫被宣布为苏联第二号人物,成为政治局的核心成员,主管农业、经济、教育、意识形态和外交事务。

1985年3月11日

时年54岁的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联最年轻的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

1986年

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的报告中用“进入发达社会主义”代替“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提出“加速战略”和实行“彻底改革”的方针。

1987年12月

戈尔巴乔夫访问华盛顿,与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中导条约》,自1988年生效。条约规定,美苏双方将全部销毁和彻底禁止中短程导弹及中程导弹。该条约的签订有利于消除冷战遗留问题和建立国际安全新体系。


1987年12月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里根(右)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签署《中导条约》。(新华社发)

1988年10月1日

戈尔巴乔夫当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1990年3月15日

戈尔巴乔夫当选首任苏联总统。

1990年

戈尔巴乔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1年8月19日

正在度假的戈尔巴乔夫遭到“软禁”。同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戈尔巴乔夫因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告苏联人民书”中说,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进入死胡同”。

1991年8月21日

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苏联国防部部务会议决定把部署在实施紧急状态地区的部队撤回其原驻防地。

1991年12月5日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

1992年1月

戈尔巴乔夫组建的戈尔巴乔夫基金会正式开始运作。

2000年

戈尔巴乔夫帮助组建了俄罗斯统一社会民主党。后该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改名为俄罗斯社会民主党。

2004年5月

因与党内人士政见不合,戈尔巴乔夫辞去俄罗斯社会民主党领袖人物。

2009年

戈尔巴乔夫与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会面。

2018年

戈尔巴乔夫出版著作,名为《我依然乐观》。

2020年

戈尔巴乔夫发行新书《危在旦夕:全球和平的未来》。

2022年8月30日

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发布消息称,戈尔巴乔夫当晚因长期重病医治无效去世,终年91岁。

人物影响力

作为苏联历史上唯一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最被广泛认可的功绩是参与终止美苏冷战,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在亚洲,戈尔巴乔夫下令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结束了长达10年的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同一时期,苏联还首次从蒙古撤出部分驻军。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与邓小平举行高级会晤,标志着中苏关系走向正常化。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戈尔巴乔夫是一位改变历史进程的独一无二的政治家,“他为促成冷战的和平结束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世界失去了一位卓越的全球领导人、坚定的多边主义者和孜孜不倦的和平倡导者”。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称戈尔巴乔夫是一位值得信赖和尊重的领导人,“他在结束冷战和推倒‘铁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一个自由的欧洲开辟了道路......这笔遗产是我们不会忘记的。”

2016年12月9日,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美联)

戈尔巴乔夫开朗、充满个性,打破了此前苏联领导人冷冰冰的刻板印象。但在俄罗斯国内,戈尔巴乔夫却负面评价缠身。皮尤研究中心2017年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69%的俄罗斯受访者认为苏联解体是一件坏事,而只有17%的人认为是好事。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前加盟共和国,戈尔巴乔夫被认为造成了国家分裂,受到了普遍的“鄙视”。

在国际上,戈尔巴乔夫开辟的“后冷战时代”也岌岌可危,世界有滑向“新冷战”的风险。美国推出全球制衡战略、发起贸易战,北约也持续东扩,俄乌冲突进一步加深了大国之间的对抗情绪。2015年,戈尔巴乔夫就曾撰文表示,冷战的结束本应标志着通往新欧洲和更安全世界秩序之路的开始,但在结束冷战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已经坍塌,没有这种信任,和平的国际关系是不可想象的。

(本文综合来源:澎湃新闻、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网)

监制 | 张露锋

执行统筹 | 关越

综合整理 | 刘悦凌

海报 | 李楚翘 林嘉嘉

审读 | 刘春生

二审 | 关越

三审 | 陈建中 张露锋


(作者:读特融媒实验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