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村电商消费普及率达95%,但这些问题仍是困扰→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粤消宣
2022-12-12 20:22
摘要

近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农村电商消费发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调查结果。

近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农村电商消费发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调查结果。据悉,其通过问卷调查(面访和发放网络问卷)和农村志愿者体察相结合的方式,从消费需求、消费环境、消费发展、消费维权、消费者评价五个维度深入了解广东农村电商消费发展状况。结果显示,广东农村电商发展快、需求大,普及率达到95%,但“买不到、买不好、不敢买”问题仍困扰消费者。

根据该调查回收的3032份有效样本,消费体察共获取有效样本60份。76%的受访者经常在电商平台购物,95%的受访者表示会继续使用或尝试使用电商平台购物,更有75%的受访者对农村电商消费环境表示满意。而2018年,广东消委会曾开展“广东农村消费现状调查”,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6%的受访者表示会以电商为主要消费渠道,且对电商消费环境感到满意的受访者不足五成。

短短四年时间发生如此变化,与国家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持续扩大农村电子商务覆盖面紧密相关。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网络零售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广东消委会分析认为,广东电商基础设施更为完善,网络和物流是支撑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网络建设方面,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逾九成受访者表示所在农村网络基本全覆盖且比较稳定,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已成为电商消费的主要载体。在物流建设方面,64%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农村已实现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问题正逐步解决。同时,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快递网点二次收费或无人管理,行业整体较为规范。

并且,广东平台类型供给更加丰富。调查结果显示,93%的受访者表示电商平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丰富多样,其中近九成有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农资商品的经验,超七成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过生鲜商品。该调查还发现,可供农村消费者选择的电商平台类型众多,其中淘宝(80%)、京东(57%)等传统电商平台仍是主要渠道,抖音(37%)、快手(18%)等社交电商在快速崛起,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外卖平台等电商渠道也逐步普及。

此外,广东电商消费维权更有保障。本次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农村消费者都清楚线上购物可七天无理由退货,且在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都会选择进行维权,这反映农村消费者的法律和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也带动电商消费维权体系持续完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电商消费纠纷解决率达到98%,其中超七成受访者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逾七成受访者及全部体察员均成功进行过七天无理由退货。

广东消委会指出,总体来看,电商消费在广东农村发展迅速、趋势良好,但仍存在不足和堵点。其一,“买不到”问题仍然存在。46%的受访者表示,电商平台仍有部分商品及服务不在农村地区销售;40%的受访者表示,线上的本地服务应用在农村普及度低,如13位体察员表示所在农村没有覆盖共享出行服务,5位体察员表示网约车等候时间过长等。

其二,“买不好”也影响消费体验和信心。57%的受访者反映网购时遇到过商品质量问题,常见侵权问题还包括物流致商品破损(占35%)、货不对板(占28%)、虚假宣传(占25%)和假冒伪劣(占24%)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乡亲们的消费体验和信心。

其三,“售后难”导致“不敢买”。受访者反映,在农村地区购买电器、家具等大件商品面临售后难题,包括官方服务点少(占38%),上门额外收费(占35%),不提供上门服务(占24%),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占23%),维修零件不全(占14%)等,这也导致消费者“不敢买”,只有10%的受访者表示会在电商平台购买大件商品。

针对该调查掌握的问题,广东消委会建议,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引导更多电商企业下沉农村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有效拓展供给主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疏通商品流通尚未消除的堵点,并加快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加强农村新型消费、现代服务业建设,增强服务供给。

同时,还要加强5G、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通过智慧化方案提升农村电商运转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加快“互联网+”与农村产业融合,驱动新业态、新场景发展;加强电商平台全链条质量监管,推行全过程可视化溯源,提升产品质量;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农村电商消费源头治理,强化电商平台责任落实;加强电商消费推介和宣传教育,大力推行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

(原标题《广东农村电商消费普及率达95%,但“买不到、买不好、不敢买”仍是困扰》)

编辑 李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王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通讯员 粤消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