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黄木岗交通枢纽V柱空间”斩获全球隧道“奥斯卡奖”

深圳地铁微信公众号
2022-12-11 08:41
摘要

站中有城、城中有站。深圳地铁以实干和创新实现了“大通道”到“大枢纽”的华丽蜕变,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定义城市发展。

12月8日,2022年第八届国际隧协大奖公布了获奖名单,全球23项入围项目,与7位隧道人进行了角逐,最终评选出8项大奖。其中,“深圳市黄木岗交通枢纽V柱空间”荣获“ITA地下空间创新贡献奖”。

什么是国际隧协大奖?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成立于1974年,总部设在瑞士洛桑,是一个非营利性非政府国际组织,是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之一。

从2015年开始,为了表彰每一年为全球隧道和地下空间的发展带来突破与创新的杰出项目与个人,国际隧协在全球的隧道工程和杰出工程师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和个人提名名单,最终由数十名顶级专家集中评选并颁发年度大奖,也被公认为是全球隧道行业的“奥斯卡奖”。

2022地下空间创新贡献奖

“深圳市黄木岗交通枢纽V柱空间”

▲建成后俯瞰效果图

黄木交通岗枢纽V柱空间是黄木岗交通枢纽中地铁换乘、社区居民聚集并从事各项社会活动的空间,属于功能复合的交通建筑类型。

黄木岗枢纽在拆除原有立交桥基础上,采用“隧-站-桥”一体化创新设计,释放了地上空间,大规模引入天窗、中庭、绿植,彻底改善城市区域功能割裂、缺乏慢行系统、景观效果差等问题,形成较为自然舒适的综合地下空间,提高社区生活便利度,引领区域快速发展。

▲舒适环保地下空间

道路是城市的脉络,枢纽是构建城市现代化交通体系的重要支撑,历经四年建设,黄木岗枢纽于10月28日正式开通了!展现了城市交通日新月异的蝶变,凝聚着建设者们匠心建造城市枢纽的智慧结晶。

黄木岗枢纽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华富路、泥岗西路和笋岗西路五叉路口,是7号线、14号线和24号线(规划)三线换乘枢纽。围绕“站城一体化”理念,在建筑空间、结构优化、景观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设计。

01 通过“站、桥、隧”整体设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减小立交体量,并采光引绿入室,构筑地下空间地上化,这种新型一体化设计可为其他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02 枢纽在竖向空间上形成七个层次,在内部空间上“采光天窗+鱼腹形下穿车道+V型柱中庭+景观绿植+V字造型”,枢纽工程空间设计上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03 首次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地下结构V型柱体系,V型柱结构体系施工工序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项目通过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采取了多项新工艺和新工法,解决了施工难题,确保了V型柱结构体系的成功实施。


04 对既有运营车站结构进行大规模改造施工,施工紧邻地铁乘客区,对运营安全和结构安全要求非常高。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新工艺和新工法,确保了乘客、结构的安全和改造顺利地实施。


建成后的舒适体验

黄木岗枢纽集合天窗、中庭、绿植及V柱构建了“纵贯东西”的地下V型空间,以此空间为轴通过下沉广场与南北区域地块衔接,形成畅通完善的慢行联络系统,也大大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站中有城、城中有站。深圳地铁以实干和创新实现了“大通道”到“大枢纽”的华丽蜕变,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定义城市发展。未来,深圳地铁将继续秉承“厚德载运,深铁为民”的企业精神,不断加速深圳城市的“内联外通”,实现轨道交通高品质建设运营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共进、互促共赢。

黄木岗枢纽开通后,大家去打卡了吗?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体验感受吧~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