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入约76亿元!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持续优化群众出行环境

东莞+
2022-12-10 11:37
摘要

近年来,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落实交通行业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双区”建设、“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推动落实“两提一降”“道路质量提升年”等目标任务,全面提升道路出行品质。

早上8时,樟木头居民张先生驱车经过省道S357莞惠公路樟木头至谢岗段,去惠州谈一笔新业务,畅通无阻。这一路段原为水泥路面,升级改造后全线铺设了沥青路面,人行天桥、景观绿化进一步完善,道路品质大幅提升。2021年完工通车以来,不仅缓解了沿线交通压力,改善当地投资营商环境,促进樟木头和谢岗镇社会经济发展,还加强了东莞与惠州的联系,方便了周边居民来往出行。

为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近年来,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落实交通行业中心工作,牢牢把握“双区”建设、“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推动落实“两提一降”“道路质量提升年”等目标任务,全面提升道路出行品质。

便民惠民,一批道路升级改造工程落地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莞已构建起“以高快速路为龙头、国省道为骨架、一级公路通镇街”的便捷完善公路交通网络。截至2021年底,全市道路总里程7952.335公里,其中城市道路总里程2686.118公里,公路总里程5266.217公里,公路密度214.074公里/百平方公里,排名全省第一。

近年来,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紧密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和建设交通强市等重点工作部署,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坚持以道路质量提升为牵引,大力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约76亿元,精心组织实施了一批便民惠民的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交通专项整治工程等,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如通过实施S357莞惠公路樟木头至谢岗段路面大修工程、S359龙平西路升级改造工程、凤岗镇凤平南路升级改造工程、G220线油甘埔路口交通堵塞整治工程、G107莞长路同沙路口微改造应急工程、广深高速(东莞段)沿线环境品质提升隔音屏工程等项目,有效优化了工程沿线镇街的道路交通环境和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其中,振安路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由市、镇两级共同投资,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拟将振安路现状双向六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并全线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升级改造后道路通行效率将得到明显提升,交通更加快捷畅通,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该工程预计于2025年12月完工。

提质增效,满足群众更高品质出行需求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如何让东莞市民出行更加安全舒适,成为了摆在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面前的一大课题。近年来,中心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不断提升道路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深化落实道路养护巡查监督机制和养护评估提升机制,进一步提升道路维修效率和质量,力争做到“应修尽修、质量过硬”。目前,中心管养的普通国省道路面状况PQI均值为88.36,县道PQI均值为84.17,市属城市道路PQI均值为85.02,保持了较好的路况水平。在2021年度全省干线公路管理工作评价中,东莞普通国省道综合排名获得了第2名。

为强化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中心投入资金约8500万元,扎实做好事故多发路段安全隐患整治、“平安村口”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坚行动等工作,牵头指导各镇街(园区)完成了完善中央隔离设施、交通标志标线及封闭隐患道路开口等安全整治事项约1800项,2022年市属道路一般交通事故和相关死亡数同比下降34.7%、28.1%,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科技赋能精细化养护。对省道S122莞太路、G107宏远大桥、八一路、生态园大道等约52.3万平方米路段,实施了超薄磨耗层等预防性养护措施,大大提高了路面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路面周期养护费用;应用公路管理信息化系统“一张图”实现对重点桥梁、隧道、边坡及水浸点等关键领域的智能监控;推动桥梁管养智能化,完成了江南大桥等10座通航桥智能防撞预警系统建设,与东莞理工学院合作共建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加强对东莞水道特大桥、大汾北特大桥安全运营监测;在全市规划建设25个道路非现场执法监测点(共201条车道),加大对超限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实现交警、交通、城管、环保等部门设备联合共用、数据共享,减少政府重复投资,构建多部门联合执法监测体系,形成全市非现场执法监管“一张网”。

“我们计划,今年内完成15个点位的路面改造、机电设备安装等工作,2023年全面完工并试运行”中心养护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多措并举,协同交通执法部门加强整治超限超载问题,不断优化群众出行环境。

建设四好农村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在麻涌镇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白鹭翩翩,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贯穿城乡,游人如织。当地道路升级改造、美化绿化的成效,已经成为了东莞乡村振兴的典范。

近年来,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统筹指导各镇街(园区)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力助推新时代乡村振兴。

如今的东莞,实现了四个100%:建制村公路通达率100%、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建制村通公交率100%、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率100%,全面完成了省“四好农村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任务。

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十三五”期间,东莞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214公里“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任务,按时完成了道滘大桥改造项目等17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任务,在省交通运输厅公布的全省“四好农村路”督导考评中排名全省第三。

“四好农村路”建设,有效带动了公路沿线镇街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农村土地流转、旅游资源开发和项目引进的助推剂。今年,东莞市农村公路建设完工里程30.4公里,累计完成投资额35亿元,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年度任务。

通过建立“路长制”、管养资金保障、管理养护考核等工作机制,东莞交通公路部门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管理水平提供了指引和保障。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全市农村公路与城市道路占比由以往的6:4调整为4:6,加速推进城镇化发展。目前,全市有28个镇报送了66个“美丽乡村路”建设项目上报省交通厅,其中2022年计划完成45个美丽乡村路项目建设,完成建设里程约102公里。

道路交通关系国计民生,服务千家万户。接下来,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做强道路建设,做优道路养护,积极探索推进全市主干道全要素统一管理,形成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管养新模式,逐步实现对全市主干道的高规格管控、精细化管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交通出行需求,为打造交通强市提供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累计投入约76亿元!东莞市公路事务中心持续优化群众出行环境》)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刘一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