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青年作家时潇含作品研讨会举行:一种诗意与理趣的散文书写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2022-12-08 19:54

12月7日下午,作为第九届深圳文学季系列活动之一,由深圳市文联主办、深圳市作协承办的“诗意与理趣的散文书写——时潇含作品研讨会”在深圳市福田区海滨图书馆举行。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深圳青年作家时潇含的散文作品开展深入研讨。研讨会由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谢晨主持。

1999年出生的时潇含是在深圳长大的青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其作品长期在十余种报刊上发表,著有散文集《无尽的远方》《我有所念食,隔在远远乡》《云在青天水在瓶》,曾获第八届“深圳十大佳著”、2021深圳读书月“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散文榜”之“年度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和“最受大众喜爱图书”等奖项。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曹文轩认为,1999年出生的时潇含虽然十分年轻,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作家。“我们可以从时潇含的作品中看到‘阅历’这个词新的含义,她是一个不肯在一个地方久留的人,喜欢在路上,喜欢去远方,喜欢去陌生之地。纵向的阅历和横向的阅历,都可能增加一个人生命的质量,都可以让这个人的思想变得丰富而透彻。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经验。这是今天新一代作家的觉醒。”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文学评论家李凤亮从生活诗性、青春诗性、文字诗性三个维度解析了时潇含创作呈现的诗性之美。 他谈到,时潇含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阅读的经历,旅行的经历,美食的经历,三者不可分割,形成她对生活的感觉,她把这种感觉升华成文字的状态,成为一个作家。我觉得生活的诗性被她发现了。同时,李凤亮认为时潇含以特有的诗性笔触写出了青春的孤独和人生思考,将叙事性和散文性进行了较好的结合。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表示,在时潇含的《云在青天水在瓶》中,看到了青年作家的才情、学养、涵养和艺术的美感,及其作品里的朝气、生气和灵气。其丰富的知识积累于心中融会贯通,在笔头信手拈来。

时潇含至今为止出版的三部作品,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知识出版社出版,对此,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韬奋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国辉表示:“时潇含用她的作品证明了自己的创作成就、彰显出广阔的创作空间”。刘国辉认为,时潇含“大量经典阅读,掌握了娴熟的文学语言运用技巧”“天赋的文学表达力,拥有‘用能力延长口中的余香’的才能”“细致的观察和精准的撷取,为文学创作注入了强大的助力”。

文学评论家王干认为:“我和时潇含在写作上面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不仅写‘味’,而且写‘道’,而时潇含的‘道’,就是故乡与他乡。时潇含的散文是一个有现代情怀、现代精神的作家的一种尝试。她的文字,对故乡、对远方的寻找,其实是现代哲学意义上的一种文学的探索。”

深圳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尹昌龙则充分肯定了时潇含作为“深二代”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认为其叙事风格淡然而沉着,“不煽情,但动情”,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知这个世界的亲切,和美好。

文化学者杨宏海认为,时潇含散文创作体现出“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语言的温度。”认为其散文的魅力,体现在她驾驭语言的能力。

作家、文学评论家南翔认为,时潇含的《我有所念食,隔在远远乡》体现出机智、俏皮、温情的特点,而《无尽的远方》则有趣、有文化、有文才。南翔寄语时潇含,“做一些虚构的训练是有好处的,还可以拓展一点田野调查,美食固然是特色,但它难以成为一个成熟作家的标配,还应当书写更多的东西。”

作家杨争光认为时潇含的文字随心随性,有青春的亲和力,称其“敏感、敏锐、敏思”,“勤于记”且“知道是什么是趣,还能有趣地表达。”

作家胡野秋认为,年轻的时潇含已经脱离了所谓“青春写作”的范畴。认为她写作的基点是“自我”,蕴含了她的世界观。“她写的美食,也不完全是写美食,她是在写乡愁,写记忆,同时也是写‘我’。”

此外,作家、青年学者袁博表示,时潇含的作品展示了一种慢生活,“是一种小调,而不是大调”,展现了深圳城市文化的沉淀。

福田区作家协会主席秦锦屏表示,时潇含的作品开掘视角独特,语言表述真诚,时间空间转换从容,是一个从容的书写者。“跟着这些刻满青春印迹的作品去看世界、品美食、悟人生,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行走世界的眼界胸襟,能感悟到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特区文学》主编朱铁军发言道:“时潇含吸收了汉语更加精髓的部分,也更好地发挥出了汉语本身的美感。她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善于捕捉细节,常常只用三言两语便勾勒了具体画面,俏皮的形容也能精准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也因此,时潇含的作品常常能以小见大。”

作家陈诗哥说:“我对《云在青天水在瓶》这本书印象非常深刻,里面有很鲜明的个人标识,学识渊博、思想深刻、才情充沛、语言灵动,在一群文学少年当中非常出彩的。到《我有所念食,隔在远远乡》《无尽的远方》,我认为你的语言就变得内敛、平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不一定文学语言就追求华美。这个世界对于你来说不再是想象的,而是经历很多事情之后的一种沉淀。我希望时潇含在观看这个世界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看特别的深圳,我觉得肯定别有一番感觉,可能会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乡。”

研讨会最后,时潇含表示:“我企图用文字去享受短暂而真实的快乐,去倾听生活的抱怨和吹嘘,有时候也倾听它的沉默。在生活中我是一个没有宏大志向的人,也更听不得好高骛远的口号与承诺,所写下的文字也不过是对生活本身的写照,而这些描绘本身也不过是主观、零碎的细节。我不知道我细碎的文字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能够带给读者什么,但起码它是真实的,也许会让人在看过之后,生出生活本身值得更宽阔的广度的向往,或者哪怕是愿意去切实地感受一下生活。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作品所能带来的一切了。”

本次研讨会由深圳市学生文联、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红岭教育集团、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和深圳市福田区海滨图书馆参与协办。

(受访单位供图)

(原标题《深圳青年作家时潇含作品研讨会举行:一种诗意与理趣的散文书写》)

见习编辑 葛墨含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