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卫士丨赖景胜:心系群众知冷暖,扎根社区筑平安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2022-12-07 21:16
收录于专题:特区卫士
摘要

针对邻里纠纷较多的特点,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南园派出所民警赖景胜发挥经验丰富的优势,让一个个纠纷成功化解。

【核心提示】平安的底气,来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也是为城市安全、民生福祉提供有力保障。2021年以来,公安部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深圳公安立足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定位,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让公安“触角”将平安服务和安全防范延伸到市民身边。本期《特区卫士》走近基层治安防控一线民警,倾听他们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深圳建设的故事。敬请关注。

赖景胜

巴登社区位于福田区南园街道,是深圳颇具市井文化气息的社区,占地面积约0.28平方千米,但实际居住人口却达到2万多人,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村居混合型”商住社区。流动人口及商家门店高度密集的社区现状,对社会治安管理形成较大压力。2020年初,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南园派出所民警赖景胜来到这里担任社区警长。针对邻里纠纷较多的特点,赖景胜发挥经验丰富的优势,让一个个纠纷成功化解。

警务室就在老旧居民楼里,居民们下个楼,马上就能到。行走在巴登社区,赖景胜也讲述了这里邻里纠纷较多的缘由。他说,这里汇集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人口密度较大,一阵噪声就可能成为邻里矛盾的导火索。居住在巴登村的王先生是陕西人,今年因为和妻子的离婚纠纷,让周边邻居不得安宁。邻居们不得不报警求助。

多年前,王先生和妻子洪女士生下一对龙凤胎,和岳父岳母一家住在巴登村。他在罗湖做了一点生意,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算幸福美满。天有不测风云,王先生生意场上失意后欠下了100多万元债务,岳父母家帮他还过几次,可仍没补上窟窿。债务和生活上的困顿,让夫妻俩逐渐有了矛盾,闹起了离婚,两人闹了半年,参与调解的部门众多,但一直没有商定离婚事宜。

今年上半年,洪女士和父母带着两个孩子搬出去住,把自家家门也锁了。王先生整日在楼道里流浪,甚至搬来席子睡在家门口,希望妻子一家能带着孩子回家。周边居民见王先生精神状态不好,还经常发出噪声、把楼道弄得恶臭不堪。王先生有时甚至徘徊在阳台边,邻居担心他要跳楼,遂多次报警。

赖景胜获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上门找到王先生,可对方对他不理不睬。见王先生不想说话,赖景胜耐心和他继续攀谈,却没想到等待他的是一阵怒骂。赖景胜任由王先生发泄,静静地听他把话说完。赖景胜从王先生并不理智的话语中得知,眼前这名男子觉得自己有理有据,妻子就不该把孩子带走。

“要想取得居民的信任,一定要融入他们的内心。”赖景胜说。他的耐心也让王先生慢慢冷静下来,也获知了对方更多的故事。王先生说,他的诉求二选一:要么妻子和他共同承担债务;要么他独自还债,并获得孩子的抚养权。

由于洪女士一家搬了出去,赖景胜也无法要求她搬回来,只能慢慢劝说。与此同时,王先生仍时常回到岳父岳母家门口守着,但承诺不会再扰乱邻里的生活秩序。在这将近半年时间里,赖景胜慢慢和王先生处成了朋友。起初大吼大叫的王先生也几乎每两天就到赖景胜所在的警务室坐坐,赖景胜每次就拿来水或盒饭请他吃。

今年中秋节,王先生夫妇的这场纠纷终于在赖景胜的调解下有了结果,两方协议离婚:经济条件较好的女方抚养孩子并承担部分债务,男方可随时到女方家探视孩子。如今,王先生又回到罗湖东门做生意,并时常回巴登村看望两个孩子。他对这个调解结果很满意。

对于基层治安防控,赖景胜坦言没有过多的诀窍。他说:“基层社区民警就应该融入社区、融入居民,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认真倾听辖区居民声音。和居民处成了朋友,警民关系近了,治安防范工作也就好做了。”

(原标题《特区卫士丨赖景胜:心系群众知冷暖,扎根社区筑平安》)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谢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