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频出!2022年儿歌童谣创作与传唱活动获奖名单揭晓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通讯员 陈萌琪
2022-12-06 19:14
摘要

近日,“强国复兴有我·我的童年我的歌”2022年儿歌童谣创作与传唱活动儿歌作品终评会在新媒体大厦举行。

近日,“强国复兴有我·我的童年我的歌”2022年儿歌童谣创作与传唱活动儿歌作品终评会在新媒体大厦举行。该活动由深圳青少年报社和深圳市音乐家协会主办,深圳市文明办、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联共同指导。

百余首儿歌童谣作品获奖

今年活动自8月启动以来,征集了来自广东、天津、江苏、河南、安徽、四川等全国23个省(直辖市)选送的优秀新创童谣和儿歌作品1000余首。儿歌新作经过初评、复评等环节,其中33首原创作品入围终评。

终评会现场,33首儿歌音频依次播放并接受评审专家评议。专家们通过从音域音色、歌词含义、乐调节奏等多维度打分、评议,最后评出《奔跑吧,湾区少年》获一等奖,《逆风飞扬的少年》《大小多少》获二等奖,《让全世界听见》等作品获三等奖。

在儿歌组作品评选结果揭晓之际,童谣类作品评选工作也已完成。未成年人组童谣中,《不一样的战士》获一等奖,《不要忘记》《春夏秋冬》获二等奖,《我们的家》等作品获三等奖;在成年人组童谣中,《我知道 你知道》获评一等奖,《扫一扫》《咏荷》获评二等奖,《童心向党》等作品获评三等奖。

受访单位供图

童声悠扬,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据了解,今年活动涌现出一批以大视野、小切口为特点的作品,既有嘉兴南湖红船的党史故事、也有表达深港两地情谊的生动叙事。“作品贴近生活,彰显湾区魅力”成为本届入围作品的一大亮点,不乏用方言演唱广东咸茶习俗文化,或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切入点表达的湾区少年同心同源。此外,今年不少作品以短视频方式呈现,制作精良,极具表现力、感染力。

“创作符合低幼儿童教育发展需求的歌曲难度大,作品在认知、音域、旋律等方面对创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评委们表示,今年的参赛作品题材选择更生动,故事好,旋律佳。一首好的儿歌作品需要在旋律写作上下好功夫,词不仅要有童趣还要兼具意义,同时,创作要对低幼儿、少儿、少年等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有精准定位,以便把控作品的认知、音域、表达等问题。

“声”入人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显成效

获本届活动儿歌新作类一等奖的作品《奔跑吧,湾区少年》的作词人单协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从未忘记”是他代表大湾区青少年发出的呐喊,寓意他们从未忘记苦难辉煌的“来时路”,还能昂首挺胸走好“脚下路”。在山海相依的怀抱、花季雨季的温暖中成长,青少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自信迈向民族复兴的“未来路”。据了解,该作品经活动组委会推送,在广东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单位主办的2022年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中获得原创童谣优秀作品一等奖。此外,《一天一百年》和《逆风飞扬的少年》也获得原创童谣省级三等奖。

据深圳报业教育传媒集团总经理邓卫介绍,“我的童年我的歌”儿歌童谣创作与传唱活动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开展十四届。14年来,该系列活动影响力已由深圳扩展至全国各地,累计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儿歌、童谣新创作品2万余首。越来越多的作品发轫于活动,并由此迈向更大更高的舞台,被大众所熟知。

“活动持续为深圳、广东乃至全国输送多部优秀作品,这离不开深圳青少年报社、深圳市音乐家协会等主办单位的不懈付出和坚持。希望这些成果汇聚深圳未成年人力量,以更好的创作水平辐射到全国儿童群体。” 评委会主席、著名声乐教育家、作曲家姚峰盛赞活动对推动深圳本土儿童音乐发展的贡献。

(原标题《佳作频出!2022年儿歌童谣创作与传唱活动获奖名单揭晓》)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刘一平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通讯员 陈萌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