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 强化“五个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刘金祥
2022-12-06 12:2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基础,即每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高度忠诚和无私担当,能动参与和自觉承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科学论断和重大决策。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本质属性和实践路径,才能使党的民族事业行稳致远。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复合概念,由“中华民族”和“共同体”两个概念整合而成,就内涵、属性和功能而言,“中华民族”和“共同体”是两个具有较高区别度的名词,但二者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共同组合而成一个意蕴丰富的全新概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是指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

作为取得国家形式的政治实体,中华民族是唯一代表中国现代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演进中萌发和演绎的,1902年梁启超发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概念;1939年顾颉刚发表《中华民族是一个》,首次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机整体;1988年费孝通发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郑重提出“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特征,正是三位学术大师的深刻阐释和充分论述,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中华民族是经漫长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一个特殊组织形态,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也是一个具有共同认知价值的“多元一体”的精神共同体,更是一个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彼此依存、互相支撑的命运共同体。按照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和共同体理论,中华民族是一个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基础上融合血缘、超越地缘、秉持共同精神追求的社会有机体,这一社会有机体倡导中华民族是共同体而不是联合体,彰显了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五十六个民族单元的存在方式,就此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可以理解为以共同体形式生存与发展的中华民族。

任何民族的社会历史环境都处于不间断的演变之中,因而,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特殊含义和特定意义,特殊含义表现在,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华儿女命运与共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是对传统民族共同体的突破和超越;特定意义表现在,从政治动员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具有凝聚人心、激发斗志、集中智慧、汇集力量的政治号召作用;从政治效能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主体力量和坚实保证,具有政治引领作用;从政治主体角度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主导因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具有政治保障作用。中华民族与中国各民族,是哲学意义上的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多元一体的内在结构,表征着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性、整体性、多元性、实体性等基本特征,表明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五十六个民族绝非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各民族有机整合与不断融合的过程,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理路和演进方式呈现自生、自发、自新的特点。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多元性特征的现实反映和未来愿景。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不是机械地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两个概念进行罗列和叠加,而是一个从认识上发生内在转变的自觉过程。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和主要功能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其优秀之处,各民族并没有优劣贵贱之区;主张各个民族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有民族平等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马、恩的民族思想为共产党人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缩小民族差距和实行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共同体思想与新时代中国国情有机结合,深刻阐述和反复强调要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再次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20次提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倡导“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些重要阐述和明确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创新与发展,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科学指南。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肢解,饱经忧患而不分裂,形成了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指中国各民族在面对共同的敌寇侵略、共同的利益需求和共同的发展前景时,与中华民族结成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可以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书写的,中国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淬炼的,五十六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非凡创造力和恒久生命力的重要源泉。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当下的五十六个民族均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平等一员,他们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在近代以来国运存亡绝续、民族危在旦夕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亡国灭种的危险和危机使中国各民族的命运空前紧密地联结起来,各民族团结一致抵御外辱,凝结成一个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生死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上升为命运共同体,在根本上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归宿感、关切感和担当感,共存共生、共担共享、共建共荣成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涵,正是这核心内涵不断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的责任和新的使命。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运用和生动实践,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添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注入了新的理论色彩和逻辑意蕴。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在哲学根基和逻辑肌理上与马克思有关思想是共通的;由于历史语境和现实方位不同,二者在内涵表述、问题指向及价值目标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但二者的差异绝不是本质上的区别,而是传承基础上的差异,二者具有一脉相承的连贯性,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弘扬,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有力支撑。

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基础,即每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高度忠诚和无私担当,能动参与和自觉承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强化“五个认同”,以此凝聚广泛共识、铸塑磅礴力量。

一是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厚植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能,千百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心心相印、携手并肩,共同维护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求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把本民族利益同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最高利益追求和最终价值取向,以本民族无私奉献和勇于担当,为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能助力。

二是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培育共有家园观念。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格局和存在形态,团结和谐是各族人民力量之所在、希望之所在,一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相互交融、彼此融汇、共同勃兴的历史,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多元一体是中华先人留给后人的宝贵政治遗产,正确理解各民族共存共荣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政治优势,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是一个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互伸援手、相濡以沫,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物质和精神家园。

三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精神根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最根本的认同,它是民族团结的根基、民族和睦的灵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和统领,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传承和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交融、创新和发展,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命脉。

四是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明确政治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之所系、命运之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否建设好发展好,根本在于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是否有力。新时代增强对党的领导的认同,就是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各族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来,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在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五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正确方向。“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一个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问题,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是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所进行的伟大创造,这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政治共识和必然选择。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要求各族人民时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笃信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精诚团结、勠力同心,共同奋斗、携手前行,一道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华彩篇章。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原题《强化“五个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编辑 陈冬云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张露锋

(作者:刘金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