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出年终冲刺强信号

深政观察微信公众号
2022-12-06 00:27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摘要

深圳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发展大势稳中向好。

12月5日,深圳发生了几件大事情。

首先,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9号通告,明确全市社区小区、办公场所、餐饮商超及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凭健康码绿码、扫场所码进入。继3日深圳四部门发布通告调整防疫措施之后,深圳进一步优化调整防疫措施,而其目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全面、准确、完整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和《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方便市民群众生产生活。

就在同一天,深圳多部门先后推出一批稳增长举措。

12月5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同步发文,推出了一系列重磅政策措施进一步稳经济、促发展,包括《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深圳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2022年下半年稳增长奖励项目实施细则》和《稳经济接续政策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项目实施细则》等文件。此外,深圳相关部门还在官方平台发布一系列重要新闻消息,介绍深圳推进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在小政看来,这是深圳在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通过改革创新来为经济发展增活力、添动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发展壮大,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经济发展大势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深圳市认真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力落实稳经济措施。纾困解难“30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促消费“30条”、工业经济“30条”、经济稳增长“30条”……深圳已陆续出台5个“30条”等政策。从缓缴或减免社会保险费、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到市场主体梯度培育奖励、小微企业“首贷户”贴息贷款,前三季度受惠企业超100万家,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1400亿元。为更精准地促进企业发展,深圳开展“助企行”活动,各级领导干部积极走访企业,送政策服务、纾困措施。

进入12月以来,深圳在稳经济、促发展方面频频出招。12月1日,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场时强调,2022年度只剩余一个月时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尽最大努力,下最深功夫,见最好成效。12月5日,深圳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经济运行和固定资产投资调度会议,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部署经济运行和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争取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最好的结果。12月5日深圳多部门密集发布的系列政策措施,有的是落实5个“30条”等稳增长政策的具体操作细则,也有针对经济发展新形势提出促发展新举措。

01 软件和互联网企业稳增长有奖励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深圳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2022年下半年稳增长奖励项目实施细则》。

《细则》明确了2022年下半年,深圳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稳增长奖励项目的申报、奖励以及监督管理活动等信息。并鼓励深圳各区结合实际情况,对辖区内稳定增长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重点企业予以奖励。

在奖励方面,《细则》指出,对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不低于23%的软件和互联网企业,按照不超过下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量的1%再乘以折扣率予以奖励;对2022年度落户深圳、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软件和互联网企业,按不超过2022年营业收入的1%予以奖励。此外,对每家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对于同时满足条件的企业,按“就高原则”予以奖励,不可叠加享受;对经核算奖励金额不足2万元的企业,不予奖励。奖励金额万元取整。

《细则》还明确,2022年营业收入和下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以市政府相关部门核定的单家企业1-11月数据和6-11月数据为准;折扣率,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根据市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有关行业增加值率数据核定。

02 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输血”获奖励

为贯彻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通过实施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补贴全力纾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制定并实施《稳经济接续政策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项目实施细则》(下称《细则》),开展相关业务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将按比例获得奖励。

《细则》的扶持对象包括在深圳市结合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开展相关授信业务的银行和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扶持标准为:银行的业务奖励按照实际发放贷款金额×0.5%计算,保险公司的业务奖励按照实际承保贷款金额×1%计算。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于2023年1月在官网发布集中受理通知。在2022年9月至12月期间,银行发放符合条件的贷款后,保险公司签发符合条件的保单后,可分别提出申报,逾期不申报的,视为放弃奖励补贴,不可追溯。

03 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发展

深圳光伏产业迎来新政。12月5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涵盖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应用、创新光伏项目投融资服务等9方面内容,鼓励利用工业园区、物流仓储基地、公共建筑、交通设施和居民住宅等适宜场地,按照“宜建尽建”原则布局光伏项目,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50万千瓦。

在培育光伏产业和骨干企业方面,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持续提升光伏材料、组件及配套设备等技术水平,强化光伏装备、电池片及组件、系统集成、电站建设运维产业链条;做大做优光伏逆变器、太阳能电池制造装备等优势领域,着力推动光伏逆变器向高功率密度化、电网友好化和高度智能化方向发展,积极开发新一代晶硅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

深圳将建立光伏产业骨干企业培育机制,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光伏能源建设运营管理企业快速发展,努力形成一批光伏制造、运维龙头企业。

在创新光伏项目投融资服务方面,充分发挥投资引导基金等政策性基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建设光伏项目;发挥深圳气候投融资改革优势,引导碳减排支持工具为光伏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采取灵活的贷款担保方式,加大对光伏项目的信贷支持。

在优化并网光伏电价结算方式上,推动光伏项目接入深圳市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实现分布式资源的实时监测和调度。鼓励光伏项目“自发自用,余量上网”,对接入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的项目优先安排电费按月度结算;同时,加快推动光伏项目以虚拟电厂模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尽最大限度体现光伏绿电价值,探索建立光伏项目绿电交易与碳排放交易衔接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04 今年底将完成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12月5日透露,深圳今年底将完成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用电成本。

“转供电”是指电网企业无法直接供电到终端用户而由其他主体转供的行为。“转供电”现象由来已久,在全国普遍存在。因其增加了广大中小企业用电成本,带来了用电安全隐患,导致了降电费政策红利无法传导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列入2021年改造任务的1305个园区均已完成改造并于2022年4月底全部实现抄表到户,惠及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1万多家,降低年用电成本约20亿元。2022年,全市各区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目前已有576个园区完成施工,预计今年底基本完成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任务。

深圳市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完成后,广大中小企业用电成本将平均降低约0.38元/度,同时还能获得各级政府电费补贴红利,并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各类需求侧响应激励,在有序用电期间可根据负荷特性灵活精准参与电力调节,大大增强了广大企业的用电获得感。

05  鼓励企业在深发展天然气产业

12月5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在其官方平台发布《深圳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为惠企利民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其中详细介绍了《关于支持开展天然气贸易 助力打造天然气贸易枢纽城市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为鼓励企业在深发展天然气产业, 深圳将加快构建前海天然气贸易集聚区、大鹏液化天然气走廊、盐田国际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一区一廊一中心”。

打造前海天然气贸易集聚区方面,为天然气贸易企业办理相关证照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对企业开展天然气贸易按其贸易增加值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

打造大鹏液化天然气走廊方面,加快建设深圳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二期工程等天然气基础设施,预计到“十四五”时期末,深圳将新增LNG接收储罐4个,总库容达210万立方米,城镇燃气应急储备达到30天,市民用能保障更加坚实。

打造盐田国际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加注中心方面,对在深圳港从事LNG加注业务的企业给予奖励,并在证照办理等领域提供便利服务。

在民生领域,到2023年底,全市所有符合改造条件的城中村、住宅区居民用户以及非居民用户将完成管道天然气改造,实现全市管道天然气改造“全覆盖”。

(原标题《深圳发出年终冲刺强信号》)

编辑 连博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范京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