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位于深圳地理中心,毗邻“六区一市”,区位卓越,产业发达,城区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两高一多”(人口高密度、高流动及社会形态多元化)特点。
自2020年以来,为破解“两高一多”形态下的社会治理难题,龙华区确定了“数字龙华”发展战略,在坚持“数治为民”原则的基础上,龙华区提出“科学、有序、温暖”的“平安龙华”治理目标,构建了数字治理“1+3+5+N”行动体系。该体系聚焦社会管理、多元共治、民生服务三大领域,通过“融通、集成、协同、再造”,强化“数脑”支撑、全域全要素深度整合、全周期全过程闭环管理的“全域数治”新形态,探索具有龙华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一、构建“1+3+5+N”行动体系,实现社会治理增维扩域
“全域数治”的核心要义,是数字治理形态下的全要素整合与全域协同,实现社会治理增维扩域。龙华区基于“一网统管”“深平安”系统,打造了“一脑支撑”总载体,实现了数据、职能、业务的融通与系统集成,截至目前,已形成了“1+3+5+N”的“全域数治”体系。
“一脑”统筹全域。龙华区数字大脑是各类治理渠道的总入口,搭建了包括数字底座、分拨平台和服务前端的“数云网端”一体融合结构。数字底座作为基础支撑,建立统一人、房、法、事件为基础的块数据体系,形成强大的算力基础。分拨平台作为治理中枢,完成诉求事件的统一分拨,构建“云网一体”。服务前端作为互动载体,集成各业务系统,统一入口,实现单点登录,居民从任意一个平台链接的应用端都可将诉求汇聚到分拨平台。
“三域”聚焦治理重心。在社会管理领域,推进“一中心两化”建设,强化防范和化解辖区内的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生产生活安全、矛盾纠纷、公共秩序等社会风险;在多元共治领域,强化党建引领,通过打造协同共治工作平台、建设多元共治资源库和完善协同机制的方式;在为民服务领域,以确保人民安居乐业、民生幸福为目标,以满足民生需求为导向,以高效办结为要求,以“急难愁盼”为重点,搭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数字健康等工作平台体系。
“五大软实力”激活治理能力、组织架构建设、长效机制建设、指标体系建设、数字素养建设和数字生态建设,是龙华区数字治理体系高效运行的根本保证。
N个场景应用拓展治理触手。龙华区聚焦民生诉求,挖掘各类高频应用,打造应用场景,延伸政府的治理抓手和触角,为治理主体提供准确的第一现场第一手关键信息,实现精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服务。
二、整合要素“解放人” ,治理能力有望几何级跃升
“全域数治”的治理能力主要基于要素整合产生,一是数据、主体、资源、机制、流程等治理要素的系统性整合,二是物联感知应用的场景赋能。通过物联感知设备的广泛应用,拓展治理体系的“眼耳鼻舌手”,提升全场景信息获取能力、数据溯源能力,让政府的感知更灵敏、精准、高效。
例如紧急处置能力方面,龙华区通过打造15个数字抗疫系统,将“三区”管控用时由2小时压缩至30分钟;核心流调耗时由4小时压缩至40分钟,流调人员10秒即可查询到场所轨迹、同时空所有人员等信息,实现高密度城区疫情防控“以快制快”、精准高效。
“数字治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解放人,实现减负增效。龙华区通过开发数据机器人填报系统,实现“数据直报”,解决基层数据重复录入、大量人工录入问题,提高录入效率,降低失误率;依托“大分拨”平台,实行“事件直拨”,创新主办负责、一次退回、单向升级等配套措施“接诉即办”;开发“i社区”一键“找书记”,实现居民“诉求直通”……
龙华区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全域数治”不仅是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为基层治理减负增效,同时也能助力培育社会正气。在法治和德治的共同作用下,数字的全过程留痕能力,转化为良序教化能力,同时,“算法创新和元治理的推进,将逐渐消除数字应用、资源享有不平衡现象,人们将可以较为公平地利用数字技术,参与到全域治理实践中去,真正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原标题《“两高一多”城区治理如何破局?龙华区强化“数脑”支撑,探索“全域数治”》)
见习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