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风帆时代》海洋绘画作品展在深开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2022-11-28 19:33
摘要

11月26日,第九届《风帆时代》——海洋绘画作品展在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开启。

11月26日,作为深圳国际海洋周特色活动之一,由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九届《风帆时代》——海洋绘画作品展在深圳大学海洋文化科普教育(蛇口邮轮母港)基地正式开启。一幅幅匠心独运的海洋绘画作品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新颖别致的观展体验。《风帆时代》海洋绘画作品展自2014年开始举办,感谢9年来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以及艺术家群体的大力支持,作品得以逐年丰富和完善。

走进展厅,波澜壮阔的海洋风景、形形色色的海洋人物迎面而来,宛如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行,畅游于海洋的艺术殿堂。

本次画展在以往画展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邀请各领域艺术家作品参展。作品涉及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现代海洋、海图、古船模等不同元素,展现新时代各领域艺术家们对于海洋文明的赞誉,用艺术赋能海洋,以艺术手段展现中国海洋历史的人文脉络,传播中国海洋发展状态及价值观。

《敦刻尔克》 汪暾 布面油画 150*95cm

《无惧风浪》林勇逊(香港)国画  136*69cm

《鬼斧神工》许昭奇(香港) 国画 68*136cm

《大鹏渔休》杨明  国画 55*140cm

《潮起大湾区 花开正当时》刘新奇  国画 116*59cm

《大鹏湾三门岛码头》肖宁  水彩 37*55cm

《风游耳畔》黄瑾毅  油画 60*60cm

本次画展还特别增设了青少年海洋绘画作品展区,一幅幅妙趣横生的青少年笔下的海洋世界,让观者眼前一亮,童真童趣中让人感受到他们对于海洋的热爱。

展览策展人之一、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学术总监、著名海洋文化学者梁二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9年来展览策划组织的体会,他提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海洋一直是中国人不断探索的领域,只是遗憾于封建王朝统治者对于海洋的忽视,以致我们对海洋的历史记述不多。新时代发展海洋,我们要以古鉴今,海洋学术与艺术的创新结合,内容上系统梳理和传播中国人的海洋历史链条,形式上以艺术形象将中国海洋的人文内涵传播开去,这将为中国人海洋文化信心树立发挥重要作用。

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海洋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张岩鑫教授则提到,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文明,海洋大发展的时下,用艺术的方式记录海洋、创新海洋、传播海洋,用我们自己的故事科普海洋,这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重要职责。

在画展举办的同期,第五届山海少年杯海洋文化才艺大赛以及2022深圳比例模型公开赛也在11月26日、27日隆重举行。来自深圳30多所中小学校40位青少年用时5小时制作雪龙号科考船模型,既锻炼青少年的模型制作动手能力,也进一步锻炼耐力和细心,得到青少年和家长的充分肯定。

在青少年静态拼装模型的同场地,来自深圳、澳门、佛山等地模友制作的海洋题材等各类比例模型以展带赛的方式呈现。新老的模友分频对话,以多元的海洋活动形式,将海洋文化知识传播得更远。

第九届《风帆时代——海洋绘画作品展》展览将持续到12月5日,受疫情防控要求,展览参观需以预约方式进行,预约电话为:0755-26534663/13728710876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致敬海洋时代 第九届<风帆时代>海洋绘画作品展开幕》)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张必洋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