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10时58分,深圳地铁12号线和6号线支线同步开通初期运营。至此,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达到16条,运营总里程达530公里,进入“500公里时代”。
记者在新线投运现场采访看到,在南山、宝安、光明,很多市民纷纷前来打卡两条地铁新线,在海上田园站、南头古城站等站点,市民在充满地域风情装修风格的地铁新站内留影,抢先体验刷脸进站、坐上列车感受自动驾驶……两条地铁新线的开通,再一次让市民感受到深圳轨道交通的进一步便利。
地铁12号线南起左炮台东站,北至海上田园东站,全长40.54公里,共设车站33座,是深圳首条以PPP模式运营的地铁线路,也是深圳地铁四期工程中站点最多、附属工程最多、换乘站最多的线路。作为西部轨道交通骨干线,开通后将进一步加强南山区与宝安区的交通连接。
地铁6号线支线此次开通的为一期工程,起自地铁6号线光明站,止于深莞边界,线路全长6.13公里,共设4站4区间。通车后,将进一步打通光明区域交通内循环,同时,构建了深圳主城区至东莞1小时交通圈,在深化深莞一体化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开通现场,深圳地铁集团、建设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是深圳地铁集中开通“井喷”期,共有四期工程5条线段共计128公里线路开门迎客,为历年同步开通数量之最。“新线加入线网,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深圳居民的出行便捷幸福感,提升深圳的宜居度,还将助力城市内域发展。”他表示。
在中山公园线采访体验时,记者看到,12号线打造多元化智慧应用场景,上线了“刷脸”过闸及免费群体“刷手”过闸功能,在智慧客服中心乘客可自助完成信息查询、智能支付,AI数字客服还为乘客提供音视频交互服务,车站站厅、站台的立柱上安装视频对讲设备,方便有需要的乘客直接与车站控制室联系……
此外,车站内还贴心配置了母婴室和第三卫生间,特色母婴室装饰风格以“暖”为主,集护理、哺乳、集乳、喂食、备餐等功能于一体。第三卫生间则关注到残障人士或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充分体现对乘客的人文关怀。
住在中山公园站附近的市民赖先生,今天一家人专程来打卡12号线。“我们平时上班、休闲、逛商场一般都是开车,现在家门口就开了地铁站,感觉出行比以前更方便,以后主要以绿色出行为主了。”他开心地说道。
家住南油站附近的市民周老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在坪山买了房,上个月14号线刚通不久,现在自己家门口的12号线又通了,如今去儿子家方便了很多。“原来开车需要两个多小时,现在12号线转1号线,再转14号线,80分钟就到了,时间节省了一半。”
记者看到,此次开通的两条新线以及沿线站点,在设计装修方面也都各具风格特色。6号线支线整体融入了“‘阳光+’创智之桥”的设计理念,寓意深圳、东莞双城地铁互通;12号线文化以“新丝路”为主题,以“光线”为元素构造成“丝”“脉”“网”,打造富有变化的公共交通空间。海上田园站、左炮台站,南头古城站等都是市民打卡的热门车站。
关于两条新线的运营情况,地铁集团运营部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光明至深理工方向首班车6:35从光明站发出,反向首班车6:27从深理工站发出,末班车于23:30从两端发出。其中,高峰7:30至20:45时段行车间隔为6分52秒;地铁12号线双方向首班车6:20自两端站点发出,末班车为23:00发出。工作日早晚高峰行车间隔为4分钟,平峰期行车间隔为8分钟,周末全天行车间隔为8分钟。
(原标题《深圳地铁12号线、6号线支线开门迎客,市民首日踊跃打卡尝鲜!》)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