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深圳罗湖首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喜人

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2022-11-25 11:49
摘要

罗湖首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基本完成,成果喜人。本次调查累计记录植物90科173属235种,其中确认具有较大种群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分别为土沉香、金毛狗和桫椤。

记者11月25日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获悉,截至11月,罗湖首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基本完成,成果喜人。本次调查累计记录植物90科173属235种,其中确认具有较大种群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分别为土沉香、金毛狗和桫椤。越来越多珍稀濒危物种频频现身,是罗湖生态环境向好的最好佐证,也是罗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注脚。

盘旋在东湖公园上空的猛禽黑鸢集群。

罗湖坐拥“一山四湖”,享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誉,不仅为居民生活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也为辖区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为系统掌握罗湖区物种丰富度、重点保护物种及区域特有种等物种多样性现状,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和识别保护空缺,2022年5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启动了对罗湖辖区内梧桐山、东湖公园、深圳水库、洪湖公园、银湖山郊野公园等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工作,涉及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野生植物及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蝶类等多个生物类群。截至11月,首轮调查工作基本完成,且成果喜人。

布吉河中休闲觅食的小白鹭。

据悉,本次植物调查,采用样方和样线法和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哺乳动物主要采用样点法(红外相机等)调查,鸟类动物、蝶类采用样线法调查,样线涵盖重点区域各类生境类型(同时兼日行性哺乳类和日行性爬行动物类调查);两栖类、爬行类动物采用典型生境样线法,主要在夜间进行。截至11月,植物样线调查累计长度56.46km;开展了16次的动物样线调查,其中鸟类样线10条,累计长53.5km;两栖、爬行动物样线3条,累计长度8.47km;蝴蝶样线5条,累计长度34.57km,动物样线调查总长度76.12km。

桫椤

土沉香

据统计,本次调查累计记录植物90科173属235种,其中野生植物79科133属178种,栽培植物22科42属57种,其中确认具有较大种群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种,为土沉香、金毛狗和桫椤。

共记录到动物共20目56科103种。其中,红外相机拍摄记录哺乳动物6目8科10种,梧桐山片区多台相机捕捉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的身影,以及“三有”保护动物鼬獾、果子狸、野猪等;样线法共记录到鸟类10目28科45属5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分别为黑鸢、褐翅鸦鹃、画眉、白胸翡翠、小鸦鹃和蛇雕。“三有”保护动物有红耳鹎、白头鹎、黑领噪鹛、小䴙䴘、金眶鸻、池鹭等;共记录两栖类2目8科9属9种,爬行动物3目4科4属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为香港瘰螈。地区特有种3种,为白刺湍蛙、刘氏掌突蟾、香港后棱蛇。

豹猫

香港双蝴蝶,是深圳山野仅有的两种龙胆科植物之一。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基础。接下来,罗湖区将继续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罗湖模式”,持续推进辖区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进一步摸清生物物种资源特征和保护现状,掌握本地特有物种及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种类及分布状况,有效提升生物物种保护能力,全面筑牢生物安全屏障,为深圳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贡献罗湖力量。

(原标题《记录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罗湖首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成果喜人》)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高原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