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片区“一带三核”空间布局亮相

​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许舜钿 通讯员 李望贤 文/图
2022-11-24 11:53
摘要

11月24日举行的2022年罗湖招商大会上,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片区“一带三核”空间布局重磅亮相,约10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对外招商,成为一大亮点。

约有4万香港居民常住罗湖,约有6400多家港资企业在此经营,港资企业占外商投资企业比重高达90%……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是联通深港的枢纽门户,与香港在居民交流融合、基础设施连接、产业协同互补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罗湖在发展中,也不断探索深港深度合作,为深港融合开拓新路径,彰显湾区枢纽担当。

11月24日举行的2022年罗湖招商大会上,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片区“一带三核”空间布局重磅亮相,约10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对外招商,成为一大亮点。据悉,片区将打造国际消费枢纽引领区、深港科技服务业跨境合作区、深港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区,做大跨境流量经济,推动深港在商贸消费、商务服务、特色金融、科技服务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打造深港现代商贸升级合作区。

加快口岸升级改造 最大诚意服务港人港企

罗湖近来推动深港合作实招频出。10月19日,罗湖正式发布了《加快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建设实施方案》,以9.5平方公里的口岸片区为核心,聚焦基础设施联通、人才交流畅通、要素跨境融通、产业发展共融、公共服务交融以及文化交流心融6大方面,提出了含45项具体举措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的步伐。11月3日,罗湖携手深圳人行,共同签署《共建“深港消费金融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合作备忘录》,内容涵盖便利居民跨境支付结算,丰富跨境投融资渠道,完善企业跨境金融服务,吸引境外资本投向罗湖等11条政策,为深港澳居民、跨境电商从业者、在深涉外企业或有意跨境投资者等群体带来利好。

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范德繁表示:“将最大限度发挥罗湖优势,最大诚意服务港人港企,谱写深港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他指出,接下来罗湖还将加快推进罗湖口岸、文锦渡口岸地区整体升级改造,积极推动文锦渡口岸生鲜货运功能转移,推动深港融合发展交流中心、深港青年创客中心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落地实施,真正让港人“走过来、留下来、融进来”。

事实上,罗湖在推动深港合作方面确有独到优势。范德繁指出,在交通方面,罗湖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枢纽,是大湾区“桥头堡”,也是深港“门户”。罗湖陆路口岸数量和通关量全市第一: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分布均匀、功能明确,占全市深港陆路口岸的3/7。其次,罗湖也是深港交流的枢纽,在深圳全市率先出台政策支持港澳专业人才创业就业,建立4个粤港澳人才合伙人基地,率先实现“港人服务中心”10个街道全覆盖。深港两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流价值在罗湖凸显。

5大地块 明年预计释放9.6公顷

备受各界关注的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在招商大会上作为三大重点片区之一亮相。罗湖区委常委、副区长夏东介绍,片区以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为核心,面积约9.5平方公里,是深圳与香港陆地接壤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是深圳全市“20大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中最具港味的区域。这里有1个高铁站、1个长途汽车站、7条轨道,与香港东铁线无缝接驳,1小时直达香港岛,交通发达。片区共有5块储备土地,总占地面积超16公顷,明年预计释放9.6公顷。

据悉,除土地外,片区近期可用于招商的优质产业空间约10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超甲级写字楼京基100大厦、有深圳国企第一高楼城建云启大厦、有三条地铁交会的兆鑫汇金广场,深城投中心、世界金融中心、大中华环球经贸中心、深润大厦、友谊城、深南阳光大厦、食品大厦等一批知名楼宇。

产业政策撑深港协同 跨境金融机构最高扶持2000万

围绕融合发展片区在金融、商贸、服务业方面的发展,罗湖已在产业政策中明确探索深港协同。罗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左金平表示,在金融方面,罗湖将加快深港跨境消费、投资、支付、征信创新,继续在深港金融规则衔接方面先行先试,打造香港金融机构北上的“桥头堡”。对新设立的外资金融机构给予落户奖和开办费,最高扶持1100万。

在商务服务业方面,罗湖以会计、咨询等作为深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新引进的港资商务服务业企业,最高扶持200万;鼓励同港澳设立联营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

在商贸方面,罗湖将通过开发过境土地,争取免税经济、跨境商贸等特色政策,推动家居、建材等企业跨境经营,服务香港北部都会区建设的巨大“增量机会”,将庞大的深港人流转变为消费流、资金流。

拓展香港朋友圈  港人乐见罗湖新变化

浓浓的“港味”成为罗湖招商的例牌特色,每年吸引不少港人港企。本届招商大会上,签约项目、招商合伙人中不乏港人港企身影。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常务理事、罗湖海归协会副会长、通天地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黄锦麟是新晋罗湖招商合伙人之一。他感叹,许多港人到深圳第一站会选择罗湖,作为一个在深圳发展、工作和居住的香港人,愿意做深港桥梁,带动身边更多港人来到罗湖,看看罗湖的新变化。

在他看来,罗湖有足够的创业发展空间给创业者,环境亦一直在更新迭代,很多新的项目落地,新的地标建成,同时,罗湖在深圳是很有历史积淀的城区,人文环境优越,港风港味十足,也很适合港人。

罗湖招商合伙人、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冼汉迪对罗湖近年来推出系列支持港人就业创业的措施也十分认可,“罗湖与香港在居民交流融合、基础设施连接、产业协同互补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港风港味的生活环境让香港人十分容易适应。”

编辑 刘春雨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许舜钿 通讯员 李望贤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