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成荫的东莞市石龙中山公园,“多方景胜,咫尺山林”的景致引人入胜,其中还保存着众多革命伟人在石龙留下的红色印记,平日里不仅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休闲娱乐,还是石龙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平台。11月21日下午,东莞市石龙镇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莞邑百姓宣讲”活动“搬进”中山公园,一改平日会议室“排排坐”听宣讲的习惯,让宣讲更加亲民“接地气”,努力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次宣讲活动由石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教文体旅办主办,选择的“宣讲台”别出心裁,设在中山公园内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东征演讲处,近50名市民和学生代表到场聆听。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随军三到石龙,并在此登台发表演说,给石龙人民留下深刻印象,更如同火种一般点燃了石龙人民革命热情。如今,石龙市民和学生在这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宛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本次宣讲活动所在地的特点,活动紧扣“革命文化”主题,邀请了3名石龙镇莞邑百姓宣讲员进行宣讲。战斗英雄陈少明、退役老兵罗广平讲述从军入伍的红色故事,宣扬军人为祖国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爱国主义精神;镇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丁利民向大家讲述东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石龙留下的革命足迹,以及在东征中的历史功绩和重要作用,让市民进一步了解东征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陈少明在1979年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宁愿前进一步死,绝对不退半步生”的英勇奋战精神;罗广平三年军旅生涯中,与战友们在雪地上站军姿、训队列、踢正步、练体能,践行着“练武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顽强拼搏精神;丁利民讲述的东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志愿加入攻城先锋队为攻城打头阵,发挥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的宣讲中娓娓道来,让在场听众听得“入耳”更“入心”,让“革命文化”的深刻内涵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
本次宣讲活动受到市民好评,大家表示,从石龙的红色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石龙镇拥有优秀的革命传统和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我将接过革命先辈的接力棒,学习中国军人的拼搏精神,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参加活动的市民任先生说。
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为进一步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民心,石龙镇接下来将继续充分利用镇、村(社区)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持续开展“莞邑百姓宣讲”活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六进”(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网络)活动,并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把宣讲活动开展得既“有高度”,又“接地气”,让群众听得进、弄得懂、记得牢,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石龙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原标题《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东莞石龙这场百姓宣讲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王雯 三审 陈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