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友情诗歌讲座在南山举办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杨婷姻 文/图
2022-11-19 17:12
摘要

11月18日晚上,由南山区文明办、南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古诗词与修身智慧”文明素养提升公益推广第五场活动,在南山区留仙大道创智云城一期A1座4楼新时代大讲堂举行。

11月18日晚上,由南山区文明办、南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南山区西丽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协办、深圳市爱诗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古诗词与修身智慧”文明素养提升公益推广第五场活动,在南山区留仙大道创智云城一期A1座4楼新时代大讲堂举行。讲座以“共君一醉一陶然”为题,解读白居易经典友情诗歌,带领听众领略白居易友情世界的丰富美好,深入感受友情的力量。

本次活动邀请文化学者、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刘建彪担任主讲嘉宾。“一提起白居易,你最先想到他的哪首诗?”讲座开始,刘建彪以提问吸引在场听众注意,一位三年级女生随即举手作答,并当场背诵了《赋得古原草送别》,刘建彪指出,此诗在当时红遍长安,是白居易传诵最广的一首诗,也是他的成名作。他勉励在场的学生们像野草那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拥有顽强的意志力与生命力。“白居易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却寓意深刻,给人很多启发与力量”,刘老师以白诗《鸟》、《新制布裘》为例,阐述白居易的仁爱思想,以“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启发大家要有兼济天下的抱负。在讲座过程中,刘建彪还穿插讲述了“老妪能解”、“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等历史故事,用语生动幽默,引人深思。

接着,刘建彪从《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使东川·梁州梦》两首诗切入,讲述白居易与元稹之间令人羡慕且神往的深情厚谊。刘建彪指出,古代诗人往往互作酬赠诗以抒发对好友的思念,“元白”二人也常常以诗酬赠彼此,互道衷肠,白居易说“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元稹回“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里游。”一来一回间,友情一览无余。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刘建彪称“元白”是最佳好友,他们志同道合、惺惺相惜,诠释了友谊最美好的样子。他引用大量诗词形容“元白”的情谊,如“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有月多同赏,无杯不共持”,将两人形影不离、亲密无间的友情之状展露无遗。

“白居易一生拥有两位最知名的至交,一位是元稹,另一位是刘禹锡。”刘建彪指出,刘白相识于偶然,却相见恨晚,扬州初见之后,诗词唱和,演绎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友情佳话。此外,刘建彪和大家分享了他最喜欢的《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中一联诗“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并祝福大家在漫漫人生中也能拥有刻骨铭心的友情。

“真正的友谊不因为彼此地位的不同而产生距离感,对待朋友,白居易一直保持一颗谦卑的心,这正是他人格高尚之处”,刘建彪以张籍“几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白居易“今日正闲天又暖,可能扶病暂来无。”讲述了张籍和白居易两人之间相互关心与帮助的故事。

据悉,“‘古诗词与修身智慧’文明素养提升公益推广”系列活动是南山区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主题活动之一,包括6场线下社区文明实践站讲座、线上“古诗词与修身智慧”短视频点播与免费听书服务,通过古诗词讲解赏析,加强社区居民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发挥古典诗词怡情养德、滋润心灵、崇德向善的独特作用,为青少年筑牢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石,让诗人的风骨与气象引领青少年和社区居民成为光明坦荡、精神蓬勃向上的文明市民。

(原标题《“共君一醉一陶然” 白居易友情诗歌讲座成功举办》)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钟诗婷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杨婷姻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