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罗湖区南湖街道积极行动,立足“港澳所需、罗湖所能”,借助2022年民生微实事项目,打好“‘民微’改造+深港融合+基层治理”组合拳,创新打造“南湖街道人民南港式街区夜间经济示范点”。
据悉,位于南湖街道嘉北社区的湖心公园原属社区小型综合性公园,地处罗湖区人民南街区核心地段商业集中地。因公园设施设备日常管护不周、蚊蝇多、环境差及周边街巷车辆占道违停、路面破损积水严重等问题极大影响居民休闲体验感、商圈步行体验及商铺客流,周边居民急切希望开展公园及周边街巷改造。
经调研走访,南湖街道借助2022年民生微实事,通过重启空间规划、引入港味餐饮、完善商圈布局等工作措施,营造港式港味商圈氛围,高效打造“南湖街道港式街巷夜间经济示范点”,商圈街区焕新颜。
紧扣需求,借“民微”改造创港味街区
南湖街道负责人率队走访调研,倾听群众需求心声,深入聚焦公园及周边街巷现状难题,坚持“小处落子、靶向用药”,运用年度“民微”项目契机实施改造工程,实现“微改造、精提升、显特色”。
重启空间规划,充分发挥原公园街巷边角地、闲置地使用价值,重设公共活动场地、娱乐健身器材等高实用性设施设备。打造港式风格,融入红地砖、装饰景观灯、香港海洋公园雕塑等港式文化元素,创新打造港味公园;运用井盖绘画、繁体字路面标识、移动花槽展示香港十大地标等特色创意,完成港式街巷路面创意改造,成功创建网红打卡点。丰富港人生活,活化利用公园街巷空间,突出港式氛围及文化内涵,开展港风音乐节、深港文化交流活动等特色社区活动,满足居深港人休闲娱乐需求。
聚焦发展,促深港融合振夜间经济
据了解,南湖街道积极贯彻落实区第八届党代会关于“发挥建筑风格、街区尺度与香港相似的优势,打造烟火气与国际范融合的港味消费商圈”的决策部署,高效优化商圈环境,助力人民南街区提质复兴。
引入港味餐饮,聚焦精准招商,于商圈周边引进禄婶鸡煲、新发港味茶餐厅、屋顶吃喝公司等中高档港味餐厅10余家,形成港味餐饮消费核心圈,强效促推深港融合。完善商圈布局,组织国贸深物业、香港酒店协会等单位开展多轮研讨,利用国贸后街等街巷的港式特色及现有资源,集中打造沉浸式港味品牌街区,辅以“咖啡厅+酒吧+韩日料”等多元业态融合运营模式,优化消费引导,激发商圈消费潜力。提振夜间经济,抢抓露天地摊夜经济的风口机遇,协助餐饮商家运用庭院伞、草坪布景、氛围灯等设备增设室外用餐区,鼓励差异化特色经营,发挥夜间消费集聚效应,提高夜间经济活跃度,释放消费新动能。经改造,餐饮门店客流量平均增加30%,真正实现活圈强企,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探索共治,以创新治理筑和谐社区
南湖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合基层党组织、港人港企、商圈商家及居民等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社区共建,聚力实现生活品质改善提升。
广集民智广纳民言,充分运用居民议事会等机制,组织社区多元主体当好“主人翁”,共同就湖心公园改造提升及港式街区建设规划建言献策,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实现“民微”小事撬动社区基层治理。企业反哺协力共治,街区改造助力实现活圈强企,同时激发调动了企业反哺社区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性。新发港味茶餐厅、禄婶鸡煲等商圈企业主动捐赠社区关爱基金数万元,合力推动社区公益事业,基层治理基础不断夯实。
湖心公园及周边街巷路面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南湖街道人民南港式街区夜间经济示范点”的成功打造,是坚持民生导向、微中窥大,满足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的创新尝试,充分体现了“微改造折射大民生”,以“小支点撬动大治理”。同时,港式街区的创新打造有力推进了深港融合发展进程,提升了公共空间治理效能,精准有力落实了人民南特色街区复兴工作。
2022年,南湖街道共开展民生微实事工程类项目8个,总投资413.59万元,项目涵盖公园修建美化、篮球场升级改造、道路修复翻新等惠民工程,以改造“小切口”推动社区“大变化”。下一步,南湖街道党工委将继续坚守责任担当,紧握罗湖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等政策机遇,抓好理念及方法创新,进一步推进“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建设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谭凤希 三审 朱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