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住房改造、一顿免费午餐、一场互助分享......坪山区坪山街道精准帮扶项目自开展以来,聚焦困难群众微心愿,通过党员带头、资源共享等方式,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微实事”。
党员带头,租住环境焕然一新
“终于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了!”家住坪山街道和平社区的单亲家庭小曾(化名)放学回到家,看着属于自己的房间焕然一新,抑制不住地喜悦。而在前不久这个家还是另外一种模样:墙面破旧,环境杂乱,家里囤积着废旧物,小曾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卧室。
了解情况后,坪山街道社工站联动党员志愿者,根据小曾家和妈妈的需求,清理出了一楼的一个杂物间,购买了柔软舒适的床单被褥、干净整洁的桌垫、可爱的布偶等,清理了长久不用的杂物,贴上了防水防潮墙纸,如今小曾有了自己专属的学习生活空间。
小曾并非个例,“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坪山街道精准帮扶项目开展以来,联动党员支志愿者,和专业公益装修、收纳团队,已为15户困弱群体进行了“梦想改造家”微改造,改善困弱群体的居住条件,增强了困难群体的社区归宿感。
扶志增能,困境群体互助互励
在扶志增能活动现场,一位学员分享自己从患病的低落失意至现在的积极乐观,他的故事深深激励了在座学员,“大家的分享很有意义,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残障老人娴阿婆说。
坪山街道“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精准帮扶项目面向辖区内残障、困弱特殊群体连续开展“扶志增能”主题系列培训活动。活动现场,在心理专家的的带领下,通过自我介绍与互相倾诉,这些曾经或者现在正在经历困难的服务对象纷纷畅所欲言,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把心中的郁结打开,同时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目前的生活。
据悉,坪山街道“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精准帮扶项目此次扶志增能培训活动共开展了3场,参与人数累计60余人次。
转变角色,从被帮扶到主动服务
“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不仅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只要一天能推着轮椅走动,我都会坚持把志愿服务做下去。”范叔如是说。范叔是坪山街道社工站“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精准帮扶项目的首批服务对象,他从以往“被服务者”向“主动服务者”角色转变,积极参加街道各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坪山街道社工在开展帮扶时发现,许多受到过帮扶的对象有意愿为社区作出一份贡献。结合这一特点,社工们积极发挥服务效能,开展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主题的志愿者文明倡导活动,给特殊群体对象搭建了志愿服务的报名平台,进一步挖掘了救助对象内驱力,以“接受救助——志愿反哺——提供服务”的模式,开展了5场次“我为家园做点事儿”共赴美好志愿服务,增强了服务对象独立性,最终实现困弱群体自助互助。
资源共享,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11月8日下午,“食物银行”开张仪式在坪山街道中兴路名师糕点店揭牌。环卫工李大爷说:“现在这里每天都提供免费的面包和牛奶。”他从事环卫工作早出晚归,常常会忙得顾不上吃饭,而“食物银行”帮了他大忙。
为活化线上平台资源,多元整合线下食物资源,“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坪山街道精准帮扶项目尝试推出“食物银行”,积极动员食品经营企业为社区低收入家庭提供资助。目前项目已经链接糕点店、水果店等门店10余家,领取食物200余份,服务人次200人次。
下一步,“点亮微心愿·党心暖民心”—坪山街道困弱群体精准帮扶项目将继续推进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精准帮扶服务,打造民生微实事品牌项目,用心用情把“暖”字做实,让温暖淌进群众心窝。
(原标题《帮困难群众圆微小心愿,坪山街道精准帮扶解难题》)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范京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