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阅读是城市的记忆 马伯庸携新书《长安的荔枝》做客读书月
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见习记者 郑铭/文 记者 胡蕾/图
2022-11-17 23:40

11月17日,马伯庸新书《长安的荔枝》首发暨读者见面会在深圳书城中心城举行。《长安的荔枝》由中南博集天卷和湖南文艺出版社联合出版,以微观人事折射大唐宏观社会,是马伯庸近期广受欢迎的历史小说。

活动开始前,读者们坐在中心书城木质台阶上认真翻阅新书,享受难得的纸质书籍阅读时刻。除了此次发售的新书《长安的荔枝》,马伯庸首部医疗题材作品《大医》同时亮相活动现场。许多读者还购买了《大医》《显微镜下的大明》等马伯庸其他作品。“让他签在这一页吧,记得给我拍照。”坐在台阶的读者与同伴商量如何记录这难得的签售机会。深圳读书月时间已过半,丰富多彩的书城活动使读者的阅读热情被持续点燃。

活动现场,马伯庸分享了《长安的荔枝》创作灵感来源,并在与读者的交流环节中讲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难点与趣事。如何突破写作困境?如何摆脱社畜的命运?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是哪部?面对读者角度多样的提问,马伯庸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思考一一解答,风趣幽默的回答带给读者诸多鼓励与启发,读者交流结束后进行新书签售。

将笔触对准市井烟火中的小人物  

“希望写小人物,写老百姓,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读者见面会上,马伯庸直言自己的创作目的,扎实的历史学识和以小见大的写作理念使他喜欢在历史的夹缝中寻找小人物,书写市井烟火中被忽视的底层故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绑定了杨贵妃和荔枝的千年联名。《长安的荔枝》如一个惊险刺激的项目管理手记,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项目,被唐朝的一个小吏用项目管理的方式逐步拆解推进,最终如期完成。在没有冷链,没有飞机也没有高铁的唐朝,岭南的新鲜荔枝,是如何越过五千余里崎岖路途,在短短三日的保鲜赏味期内,到达长安城的呢?史书鲜有记载的地方,便是马伯庸大开的脑洞,他以此为基础,写出了一个拼尽全力做项目的大唐社畜李善德。

据悉,这部口碑非常好的历史小说只花了11天写就,小说刚一连载就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这样评价:“马伯庸把他对历史的熟稔与现实关怀结合在一起,使得文笔能直击人的内心。写的是古人,却经常让我们看到自己。这部《长安的荔枝》就是如此。”

用阅读连接读者与城市  

纸质书籍的阅读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优质内容有时候在网上是搜不到的,活动开始前,马伯庸在深圳书展上刚刚购入一本新书。他表示,优秀的阅读内容能为读者制造关于城市和阅读之间的记忆。“好的阅读和一座城市的命运相通,变成城市记忆的一部分,而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就是千千万万个居住在这座城市里的居民的记忆集合。”

作为一名历史小说作家,当被问及历史史实与文学虚构之间的关系时,马伯庸表示,他的作品遵循一个原则,即“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所谓‘大事不虚’,就是要有尊重历史的态度。‘小事不拘’,是指在遵循历史逻辑的前提下天马行空。比如虚构的某一件事符合某一历史时期的科技条件和当时人们的社会规则。”马伯庸说。

这一点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主人公李善德千辛万苦把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虽然历史上不一定有这么一个具体人,但确实有这么件事情。”马伯庸表示。据他透露,书中提到的所有关于荔枝的保鲜技术,以及从岭南到长安运送荔枝的路线都有历史依据。“创作过程中,我在研究广东荔枝是怎么种的、怎么摘的、怎么保鲜的,几月份生长、几月份成熟等关于荔枝本身的特性上花的时间最多。”

谈及未来写作规划,马伯庸表示,会新出一本书,取名《干活》,重点讲述中国历史上几位“社畜”的故事,结合史实讲解他们的做事过程,比如京张铁路詹天佑是怎么修成的,海瑞是如何解决江南水患的,大家可以期待下。

(原标题《好的阅读是城市的记忆 马伯庸携新书〈长安的荔枝〉做客读书月》)

见习编辑 秦涵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范京蓉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焦子宇 见习记者 郑铭/文 记者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