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厅投入使用!光明社区聚光联盟服务阵地揭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尹峰 刘怡萍 高迪 文/图
2022-11-17 08:52
摘要

11月16日上午,由光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光明社区党委、工作站承办,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协办的光明社区“银龄”文明使者服务队启动暨聚光联盟服务阵地揭牌仪式在光明新村举办

11月16日上午,由深圳光明区光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光明社区党委、工作站承办,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协办的光明社区“银龄”文明使者服务队启动暨聚光联盟服务阵地揭牌仪式在光明新村举办。光明街道党工委委员钟炽东,光明街道党政综合办宣统组主要负责人黄正西,光明社区党委书记林海东及光明社区“两委”班子、“银龄”文明使者、聚光联盟成员代表、社区居民共50人参与。

光明社区党委近年来紧紧围绕光明街道“光明会客厅、科学新家园”的奋斗目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造“银龄”文明使者服务队和聚光联盟2个品牌,不断充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打通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后一米”,添彩科学新家园。

林海东介绍,“银龄”文明使者服务队自今年4月成立以来,从起初的12人发展到如今104人,队员按所在小区和城中村区域进行分布,就地发展、就地服务,最大化推动文明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服务队把每周二定为“银龄”文明使者行动日,截至目前,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40多次,清理垃圾、纸屑、烟蒂3000余处,清理沿街乱张贴小广告2000余处,规整乱停放电动车2000多辆,开展文明创建主题宣传活动16次,创文入户问卷调查350份,派发垃圾分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参加疫情防控劝导活动5次,收集民情民意10条。

“银龄”文明使者志愿服务队分为1个中队、1个党员先锋队和13个小区分队,总体形成“1+1+13”的银龄文明志愿服务队伍架构。在授旗仪式上,15名队长接过队伍旗帜,正式成为一名上岗文明使者。各分队的文明实践工作正式启动,各分队队长将带领好队员,在各小区一线一同为美丽的光明家园而努力。

“聚光联盟——光明社区治理服务联合体”则是光明社区党委以人民为中心,整合资源回应社区多元化需求、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一个探索和尝试。运作一年多以来,聚光联盟目前已有38家成员,涵盖银行、医院、诊所、博物馆、大型国有企业、社会组织、教育机构、中医理疗馆、早教中心、美发中心等多类型。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红集市、“服务进小区”、“送课进社区”、探访困难群体等活动,服务近万人次,入选“圳·治2021——深圳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为了推动联盟服务的常态化投入,光明社区党委经过多次调研走访,与联盟成员共同打造联盟服务阵地——聚光厅。其由光明社区工作站协调公共配套场地,由联盟成员深圳市光明社区基金会、携和社工服务中心等投入具体经费装修打造及运营,其他联盟成员共同投入服务。

聚光厅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涵盖聚光联盟文化长廊、居民会客厅、儿童书屋、儿童乐园、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艾灸理疗馆、爱眼小屋、爱心超市等,均对社区居民公益开放。每一个空间都充分体现了聚光联盟成员的参与和贡献,如儿童书屋及儿童乐园由深圳市光明社区基金会的“童星园”——儿童友好型社区打造项目资助,服务社区儿童;艾灸理疗馆由携和社工服务中心孵化的侨艾堂团队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艾灸理疗服务;爱眼小屋由瞳玺眼科捐赠眼睛检查和眼睛保健设备,并不定期提供爱眼讲座及义诊服务;爱心超市的大部分物品来源于聚光联盟成员提供的爱心捐赠物品或优惠;光明社区阳光义工协会等组织也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办公......

据介绍,聚光厅发挥两个功能和作用:一方面规划为光明社区基层治理样板间,致力于探索党建引领多元主体长效参与社区治理模式,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另一方面规划为儿童友好社区服务示范站,开展各类儿童多元智能及亲子服务,为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编辑 刘思凡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刘思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尹峰 刘怡萍 高迪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