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在松江文化新地标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云间剧院开幕。
全体来宾合影
据悉,“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是继“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绍兴”之后又一次全国美术理论评论界的盛会。本次论坛为期两天,分为“新时代中国美术”“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新时代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成就与特征”及“上海美术专场”四大板块。众多国内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论坛主题发表演讲,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及专注上海美术研究的知名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开展研讨、交流成果、畅谈感想和收获。
本次论坛选址上海,回归党的诞生地和中国近代美术策源地。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在开幕致辞中说,松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脉绵延。从西晋陆机《平复帖》到明代“松江画派”,再到近代以来的海派文化,上海人才辈出,精英荟萃。
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夏煜静在致辞中说,上海是中国近代美术的摇篮,涌现了一大批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美术大家,以及众多的反映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近年来,更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坚持传统美术推陈出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了海派美术新风格。本次高峰论坛活动的举办,对于赓续党的文艺理论,对于上海美术界参与新时代中国美术理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在“上海美术”专场,专注上海美术研究的5名专家学者,围绕“上海美术的国家记忆”“上海国际城市的文化生态”“上海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等三个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从不同角度发掘并梳理了上海美术的发展历程。
在“新时代中国美术”版块中,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朱国荣以《时代的呼唤——紧随时代前行的上海主题性美术创作》为题,讲述了各个历史阶段上海的主题性美术创作,从单一的创作观念、表现手法,发展到今天的多元多样的艺术面貌,阐明生活与创新是艺术创作反映时代的基本要求,也是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代经典的原因所在。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艺委会委员马琳的演讲《从“海派”到“新海派”——“新海派”的美术教育理念与实践》,围绕上海美术学院2021年创刊的院刊《新海派》、举办的“风自海上”和“无问西东”展览和论坛等方面分析了“新海派”的理念与实践。
深圳特区报美术编辑颜庆雄在“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会场
据悉,深圳特区报美术编辑颜庆雄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颜庆雄在创作新闻漫画的同时,潜心新闻美术理论研究,近年来,已有十余篇论文公开发表。此次,其论文《时代性、讽刺性和社会性:<时代漫画>的史绎》,在数千篇来稿中获得“入会资格作品奖”(最高奖项)。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原标题《“全国美术高峰论坛”上海开幕 》)
见习编辑 陈丽玲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范锦桦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