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秦汉唐宋背景下的古装剧里买东西,开口就问“多少银子”,但实际上,白银货币化是明朝才开始的,那么之前的各个朝代都花啥“钱”?
先秦时期,各国纷纷发行自己的货币,给当时的贸易带来很大的不便。秦朝建立后,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规定铜钱的单位为“半两”。秦铜钱的造型为圆形方孔,俗称为“秦半两”,这样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清代。
交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在四川境内流通,但至今没有发现实物;元代发行的纸币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这种元代的纸币,已经出现了钞票名称、流通时间、防伪措施、发行机构等现代钞票的元素。
明清时期,中国的商品深受欧洲贵族的喜爱,这使得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加速了古代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脚步。明代也将原本的赋税征收粮食改成了直接征收银两,提高了税收的效率,明代中期解除了使用白银的禁令,民间商品开始用银计价。所以,只有明清两代在民间买东西可以用碎银,可不是所有的朝代上街买东西都花银子哦!
(原标题《别被古装剧骗了!不是所有朝代,买东西都花银子!》)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关越 三审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