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融媒实验室 视频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提出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等重要指示。
深圳将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及湿地保护规划、湿地保护重大工程,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保护好途经深圳的候鸟迁飞国际通道,全力推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到2035年建成“国际湿地城市”,成为全国科学绿化建设管理的标杆,打造好“美丽中国”典范。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城市高品质生态空间,发挥了重要功能。
深圳地处南海之滨、珠江三角洲,受气候和水文影响,湿地资源丰富,现有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3大类型。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湿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由过去的湿地单一要素保护、局部保护延伸到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创新保护社会参与模式,赢得广泛赞誉。
深圳细化完善湿地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加强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将“湿地保护率”纳入深圳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福田红树林湿地、华侨城湿地分别于2020年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及2021年广东省重要湿地名录。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湿地公园15个,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市级湿地公园10个、区(县)级湿地公园4个。
作为深圳“市树”的红树,是湿地重要物种之一,也是深圳精神的文化象征。全市现有红树林约213.62公顷,主要分布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分布于宝安区沙井、福永、西乡,南山区沙河,大鹏新区坝光、葵涌、南澳等地。
深圳积极推进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十三五”以来共开展湿地保护修复项目12个,修复红树林湿地面积43.33公顷。深圳湾滨海红树林修复工程成为“广东省首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范例”之一。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中国红树林博物馆)是国家林草局与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博物馆,作为“公园深圳·山海连城”建设启动项目将建成为集红树林生态保护、陈列展览、收藏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与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专题类自然博物馆。随着“国际红树林中心”设立,深圳还将肩负更多国际交流合作责任,成为全球红树林保护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基地。
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和栖息之地,是十分丰富的“物种基因库”。目前,深圳湿地涵养的植物达67科148属219种,约占全市维管植物总数的10%;为鸟类、鱼类、哺乳类、爬行类和两栖类81科253种野生动物,提供生生不息的家园。湿地科研监测项目,如对植物、鸟类、水质、土壤和底泥的监测,以及对鱼类、节肢、两栖、爬行和哺乳动物的调查,为大湾区联合开展“水鸟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福田红树林湿地和隔湾相望的米埔内后海湾湿地所构成的区域,是东半球(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中途停息地和越冬地。湿地内的主要生境类型如潮间带滩涂、红树林、基围、渔塘和芦苇林等,每年为数十万计的水鸟提供越冬或过境驿站。这里也是黑脸琵鹭全球第三大栖息地。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批准福田红树林湿地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将有利于深圳深度参与湿地公约事务,为全球湿地保护修复贡献更多方案。
依托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深圳的自然教育活动在全国发挥了重大示范影响力。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是国内首家由民间发起的地方性环保公募基金会,托管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后,成为中国第一个管理城市生态公园的环保公益机构。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全国首创“政府主导、企业管理、公众参与”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新模式。
“十四五”期间,《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1-2035年)》将编制完成,探索适宜深圳国际化大都市特征的湿地保护形式,提高深圳湾、大亚湾、珠江口等重要滨海湿地区域保护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福田红树林湿地成功创建国际重要湿地后,将进一步密切深港协作,完善深圳湾-香港米埔湿地群保护的整体性;全面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营造及修复红树林面积至少51公顷,保护乡土红树林群落;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和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湿地的游憩和科普教育价值需求;持续推进河湖(库)湿地水环境质量提升,恢复及改善主要淡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如今,漫步湿地公园休闲游憩,观赏候鸟翩飞鱼翔浅底,已成为市民的生态福祉。预计到2035年,深圳将建成“国际湿地城市”,湿地面积总量保持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0%,滨海湿地生态状况有效改善,建成区湿地生态空间品质得到优化,“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原标题《谱写湿地保护新篇章,打造美丽中国典范——深圳将努力建好“国际红树林中心”》)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关越 三审 余晓泽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